第226章 徐铉的考公之路(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226章  徐铉的考公之路(下)

    徐铉走在通往县衙官房的廊道上,觉得这短短距离分外漫长。

    四十三名报考者,经过几轮筛选过后,只剩下他一人。

    看似严苛的选拔条件,处处透露荒唐,却又恰好将他囊括在内。

    让他成为四十三分之一的幸运儿。

    徐铉心里默默想着,或许这最后,由县令亲自主持的面试,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县令亲自闻讯,想必难度颇大,除了招聘告示上标明的丹青笔墨、诗词歌赋,说不定还会临时问一些刁钻古怪的难题。

    徐铉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千万不能有半点松懈。

    不要以为之前自己极其侥幸的通过了层层筛选,就已经是万事大吉,一定能成功选聘成为镇长。

    真正的考验,或许还在前方等着他。

    在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请明府决断!”

    徐铉惊讶道:“招聘告示上注名,考核内容包括丹青笔墨、琴棋书画.这些明府就不再对在下考教考教?”

    徐铉看了眼,见这位县令甚是年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这一次徐铉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脑中急思。

    换做别人,侥幸通过严苛到无理地步的筛选,只怕激动得焚香叩拜,欣喜癫狂。

    温仲平笑道:“其实,你的情况本官基本了解,你说的这些,也基本符合实情。你的族人至今还被关押在改造场,原因很简单,他们一伙人,不服从管教,曾经试图抢夺看守兵器,逃出改造场,打斗中伤了几个看守,必须要予以惩戒,延长服役期限。”

    “.多谢明府!在下一定谨记明府教诲!”

    温仲平起身走下堂中,徐铉一惊,急忙起身揖礼。

    朱秀盯着他,笑道:“怎么,你怕将来有一日,徐茂才取代你当上县令?”

    温仲平摆摆手:“不用不用!县府为民选官,要那些华而不实的才能有何用?写在告示上,只是掩人耳目,当作噱头,以防个别居心叵测之人,妄图来浑水摸鱼。”

    徐铉又道:“在下想写信送进改造场,交给那几位族人,叮嘱他们安心接受改造,不可再闹事,可否请明府帮忙转送信件?”

    徐铉惊讶不已,但转念想想,徐彪几人都是草莽气息浓重的江湖人士,根本受不了改造场的森严规矩,闹事逃狱一定少不了。

    这泾州上下的确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度,令人敬佩。

    温仲平笑道:“徐先生乃才高八斗之士,遗落民间着实可惜了,就应该为百姓做一番实事。”

    难怪过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打听到他们出狱的消息。

    “.”徐铉无言以对,亏得他之前还好好练了几天字,和李从嘉讨论了几篇诗赋,就等着考察之时拿出来展示。

    温仲平淡笑道:“你并非报社正式职员,这些内部消息不方便向你透露。”

    “徐公大才呀!”温仲平快步上前握住徐铉的手,连连感慨。

    “坐!”

    徐镇长,往后你我既是同僚,也是友人,有任何事,都可以直接来县衙找我!农垦区的事务,就有劳徐镇长了,县衙一定对你大力支持!

    无须顾忌,只管放开手脚干事业!”

    温仲平笑道:“自然是通过了。以徐先生之才,必定能胜任镇长一职!除了徐先生,也无人有资格担此重任!”

    温仲平吩咐一声,青袍掾吏急忙进来,笑道:“下吏恭喜徐镇长!徐镇长,您请!”

    他不太敢确定,这位县尊是否知道他们曾经进过改造场,是否知道他的族人至今还关在里面。

    “明府之意.”徐铉有些疑惑,不明白温仲平话语里的意思。

    “为何千里迢迢到泾州来?”

    温仲平微微一笑:“本官除了是安定县令,还兼任报社总编。你的每一篇文章,本官都拜读过,每一篇登上头版的文章,都要经过本官的审理。”

    温仲平整理衣冠,推门而入。

    “有劳。”徐铉客气地道谢,跟随他辞别温仲平,离开官房。

    “启禀县尊,这位便是四十三位报考者最后的优胜之人,吴郡徐茂才。”

    镇长一职,非徐先生莫属!

    退一步说,即便你一无是处,我也不会弃你如敝履。因为,当初我与薛氏斗争之时,是你温氏果断投靠相助,投桃报李,只要我还掌权,就会保证你温氏一族在泾州的地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