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温仲平听得连连点头,这徐铉的许多思路,倒是与少使君开会时说的差不多,难怪啊难怪. 徐铉此人见识之广博,学问之深厚,令温仲平深感钦佩。 温仲平摇头道:“改造场直属节度府,本官无权管辖,一切都是遵照规矩办事,你也无需谢我。” 来到官房,宽大的桌案后端坐一位身穿浅青色官袍,头戴乌纱的三十多岁男子,正是安定县令温仲平。 “进来。”屋内传出朱秀的声音。 现在竟然连提都没提,只不过问了几个基础问题,就告诉自己成功应选,当上了一镇之长? 这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是不是太过儿戏了些? “徐某惭愧.”徐铉苦笑不已,泾州的人好像都喜欢当面狠狠夸人。 故作沉思,温仲平道:“徐先生还请回居舍收拾行李,两日后,本官派人接先生去往农垦区上任!到时候本官亲自送你去!” 有种一拳头打空的感觉,十足的准备,一身的功力,还没有得到发挥,就已经大功告成了? 成功与幸福,未免来得也太突然了些。 温仲平想想:“可以。” 徐铉早已备好说辞,不慌不忙应对道:“启禀明府,在下一直想走访北国风俗,正好有族人北上行商,便随同前来,又见泾州物阜民丰,便起了久居之心。” 从四十三人中脱颖而出,也没有让他兴奋的失去理智。 至于寻访四有先生下落之事,徐铉觉得无足轻重,没有透露出来。 徐铉点点头表示理解。 再之后,严格限制村老、耆老、乡贤对地方政权的干涉,避免宗法制破坏官府行政. 最后,在下认为,以泾州目前的发展趋势,便是从奖励生育、扩大草种植面积、稳定外来迁移人口等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敢问尊驾,县尊要考核的,可是招聘告示上注名的其他条件,譬如丹青笔墨、琴棋书画?” 徐铉侧身拱手询问道。 徐铉稍作思考,说道:“农垦区是泾州的粮食主产区,拥有泾州境内最密集的水渠网路,水田占比高达七成。农垦区下辖十七个村,逾八百五十户人家,四千余人口” 徐铉暗自松口气,长揖道:“多谢明府宽容。” “起来!” 徐铉哭笑不得,说不出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徐铉道:“惭愧惭愧,在下随身携带钱财费殆尽,只得典當了些物件,换些散碎钱勉为支撑。后来偶然间在泾州生活小报发表署名文章,赚得些稿费,又承蒙报社收留,让我在周末休沐之时,帮忙校对刊物,赚钱贴补,倒也能满足日常吃穿用度,一直过到今日。” 徐铉苦笑,也怪他大意了,没有想到这一层。 温仲平笑道:“你在本县以何为生计?” 又挥手示意青袍掾吏退下。 徐铉感激,再度拜谢。 温仲平又问道:“如果由你来担任镇长,你会如何施政?” 朱秀微微一笑:“放心吧,你当县令虽然没有太大功绩,但也不会犯错误,已经很难得了。 类似问题徐铉早有腹稿,当即笑道:“首先自然是遵循节度府整体战略布局,清晰定位,将农垦区粮食主产区的作用延续并且加强。 温仲平暗暗点头,笑道:“徐先生请坐。” 徐铉道谢,在一旁落座,稍微侧身面对温仲平,低头垂目,礼节上挑不出丝毫毛病。 温仲平细细端详,发觉这徐茂才果然一表人才,当真是一位清隽飘逸,有名士风范之人。 “诶~徐先生从四十三名报考者中杀出重围,历经层层严苛周密的选拔,又经过本官亲自面试考察,可谓过关斩将,才最终得以胜出! 如此公平公正的选聘考试,徐先生作为唯一获胜者,理当众望所归,哪里还需要考虑? 朱秀正趴在书桌上写着什么,温仲平在一旁坐下。 青袍掾吏不再说话,加快脚步往前走去。 温仲平沉默不语。 徐铉大惊,连忙起身拱手:“原来如此!是在下失礼了,竟然不知明府还兼任总编!在下去过报社多次,倒从未听说过此事。” 温仲平脸色变了变,勉强挤出一丝笑:“此人才能胜我百倍,我愿将县令职位拱手相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