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铉拱手道:“不敢欺瞒明府,在下有几位族人,因初来泾州,不懂规矩,犯了小过,至今还被关押在改造场劳动。在下研究过节度府颁布的法令,按照法令规定,在下的族人应该早就可以释放才对,可至今不见动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在下想当上镇长以后,找机会探查探查。 处变不惊,安之若素,有将相之风啊! 温仲平道:“你也无需担心,万幸的是没有闹出人命,否则” “来人!礼送徐镇长出府!” 顿了顿,温仲平声音严厉:“他们一伙人,只怕一辈子也走不了。” 徐铉连忙长揖及地:“多谢明府宽宏。” 徐铉侃侃而谈,将农垦区的基本概况说的八九不离十。 温仲平捋须轻笑:“很好!很好!的确是一位坦荡君子!我泾州用人唯才是举,不怕有些许私心,就怕无本事者尸位素餐!” 带路的青袍掾吏侧目看来,觉得这位徐茂才十分有意思。 “正是!” “少使君,徐茂才的话想必您都听到了?少使君慧眼啊,此人果然有治世之才!少使君任用他当镇长,一定能将少使君的政令贯彻地方。” 青袍掾吏暗暗欣赏,有些明白为什么幸运儿会是他了。 温仲平目送徐铉离开,松了口气,忙快步走到隔壁房间,候在门前恭敬道:“启禀少使君,人已经走了。” 看他的样子,就算县尊准备好一系列刁难手段,只怕也能从容应对。 “不敢得明府敬称,明府唤在下姓名便可。”徐铉后撤几步,揖礼道。 朱秀撇撇嘴,打趣道:“你说这话可就有些言不由衷了。报社总编的职位虽然清贵,但你身为温氏少族长,如果没有实权的话,只怕难以威服人心。” “明府当真不需要再考虑考虑?”徐铉苦笑道。 徐铉也不好得多问,只能跟紧。 温仲平笑容不太自然,擦擦额头汗水:“屋里略显闷热.” “你对农垦区有何了解?”温仲平喝口茶问道。 徐铉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挺胸昂首,像一位即将踏上战场的战士,做好了接受任何挑战的准备。 “少使君!”温仲平拜倒叩首,感激地啜泣不止。 而这徐茂才,却处处小心谨慎,始终以怀疑且审慎的态度环视一切。 温仲平笑道:“徐先生是吴郡人士?” 倒也没失礼数,恭恭敬敬揖礼:“吴郡学子徐茂才,拜见明府!” 青袍掾吏笑道:“徐先生拜见过县令后自然知晓。” 青袍掾吏带着徐铉上前拜见。 徐铉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他此刻的定位,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文士,来到泾州,面对安定县令,本县父母官,理应表现得惶恐才对。 然后,便是进一步加强各村村长、村老与县衙的联系,镇署公衙要起到居中联络的作用,上承节度府政策指令,下接万民,彻底改变自古以来官府权力难以触及地方的弊病。 温仲平又笑道:“你为何想来选聘镇长?” 犹豫稍许,徐铉还是决定以诚相待,以免将来惹出更大麻烦。 徐铉无奈,只得拱拱手道谢。 “明府之意.在下通过考察了?”徐铉满面惊异,深表怀疑。 另外,在下对泾州的发展和改革相当感兴趣,非常想跻身于这场建设大潮当中,为泾州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朱秀搁下笔,瞥他一眼,笑道:“你好像有些紧张?” 温仲平轻笑起来:“很好,你倒没有随口胡说蒙骗本官。” 徐铉愣住,好半天没回过神。 朱秀扶他起身,又道:“徐茂才应该不会在泾州留太久,你不用多想,安心做事,农垦区事关粮食生产安稳,你一定要全力支持。” “少使君放心,下官一定谨记在心!” 又嘱咐几句,温仲平告退。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