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徐铉和李从嘉当真在安定县,他就能以彰义军勾结敌国皇子的罪名,上书朝廷告状。 “噢?何事?” “苏先生一语中的!就这么办!”后赞朗声大笑。 邠州实在太穷,能跑的人都跑到泾州讨生活去了,留下的大多是些老弱病残。 毕红玉嫌弃地瞥了他一眼,还是顺从地坐下,腰板挺直,目不斜视,好像一位坐在中军帅帐,发号施令的大将军。 小小彰义军,就算近年来发展神速,兵精粮足,但又怎能抵得过朝廷数十万兵马? 后赞知道邠州穷困,人口锐减,民生凋敝,他也不在乎,只要这帮泥腿子不闹事,管他们是死是活。 “呵呵,军使回开封接受官家封赏之日,切莫忘记当初许诺之言,苏某此生的富贵,就全仰仗于军使了!”苏贞常拱拱手低笑道。 “若李从嘉和徐铉果真在安定县,说明史匡威和朱秀一定与南边有勾结,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此事重大,我必须马上密奏官家!”后赞沉声道。 城外风雪漫天的官道上,李光睿跨上骡子,回头朝平高县城头最后看了一眼。 朱秀义正辞严地道:“我还小,身子骨还未长成,喝酒容易影响发育,以茶代酒,足以表明心意!” 后赞松口气,笑道:“很好!我当初果然没看走眼,你的确是个人才。” 朱秀让人给他准备了一头骡子,一件破旧羊皮袄,两日的干粮和水,就打发他出城了。 如果能逼反彰义军,官家收拢兵权的目的一样能达到。 清冷的女声兀自从身后传来,朱秀耸动双肩拢紧宽大氅衣,笑道:“还是等他能安稳继承祖业,坐稳定难军节帅的位子再说吧。” 后赞倒也没盘剥百姓,还让各州县府衙拿出存粮赈济流民。 后赞拧眉不语。 李彝殷子嗣不旺,李光睿也算是矮矬子里拔高个,勉强算作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要是不明不白地丢掉小命,李彝殷只怕哭也来不及。 “诶~老奴明白,老爷放心!” 可是经历了魏虎事变,后赞发现史匡威和朱秀比他想象的更加难对付,彰义军在这二人的经营下,已经变得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苏贞常急思片刻,说道:“军使不妨一边派人飞马赶至开封密奏官家,一边亲自率军回泾州探探虚实,如果能确定李从嘉和徐铉二人身份,军使就找机会把二人抢到手,实在不行,就~” 所以他营救儿子的心思非常迫切,从王崇隐率人赶来的速度就能看出。 苏贞常笑道:“缘由为何并不重要,军使别忘了,徐铉与李从嘉一同离开江宁,徐铉既然在安定县,那么李从嘉极有可能也在!李从嘉是唐国伪帝皇子,如果军使能抓到他,献给朝廷” 朱秀只好自己端来一饮而尽。 老仆小声道:“苏贞常来了,求见老爷,老奴领他到后书房等候。” 紧锣密鼓地清点五日,才算完工,禀报朱秀无误后,李光睿才被放出城。 “那就无需多言!我跟李光俨去五原!” 后赞看着他,似笑非笑:“只是将来苏先生与我同朝为官,若有怠慢之处,还请不要见怪才好.” 毕红玉越是严肃,朱秀越想逗弄她,摇头晃脑卖弄着诗王的名篇,骚包地捏着兰指,端起茶盏递到她跟前。 后赞道:“苏先生放心,等我回到开封,一定亲自向官家举荐你,六部侍郎、三司衙门,任你挑选!” 苏贞常心里暗喜,连忙拱手:“多谢军使提拔!” 河中军殷鉴不远,藩镇衰弱,禁军势强的趋势越发明显,天下藩镇早已没了抗衡朝廷的实力和心思。 “军使可还记得,数月前曾经接到朝廷密送邸报,说是蔡州防御使慕容彦超上奏朝廷,汇报近来南方伪唐动向,其中提到一件事,唐国伪帝的六皇子,安定郡王李从嘉私自离开江宁,目前下落不明! 与他同行的,还有江南名士徐铉!” 毕红玉蹙眉看着他,呵斥道:“大丈夫做事爽快利索些,忸怩啰嗦像个妇人!” 朱秀搔搔头,苦笑道:“好吧~长则半年,短则数月,我派人接替你” “好!”毕红玉点点头,起身往城下走去,乌黑的马尾轻盈晃荡,消失在视线远处 “女人心,果然猜不透啊~~”朱秀嘟哝,总觉得她这趟回来,心里藏着很深的心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