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乱局伊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272章  乱局伊始

    李太后微笑道:“皇帝无私事,一言一行皆要符合天下臣民之望,两位卿家也是为皇家名声着想,皇儿无需介怀。”

    刘承祐不高兴地道:“史弘肇和杨邠仗着自己是顾命大臣之尊,资历老威望重,经常不把儿臣放在眼里,儿臣这皇帝做的可真够憋屈!

    如今耿氏已经病故,就算不顾念儿臣与她生前的感情,也应该怜惜她腹中未出世的孩儿,那可是我刘家血脉。

    依儿臣看,史杨二人根本就是私心作祟,妄图染指皇权,他们担心日后儿臣亲政,他们的辅政大权岌岌可危,这才想方设法阻挠儿臣行使皇权!”

    李太后无奈道:“皇儿这样想未免有失偏颇,四位顾命大臣都是你父皇留下的股肱之臣,汉室天下能有今日之安稳,四位卿家功不可没。

    史杨二公平时确有行为不端之处,但要说他们想独揽朝政,阻止你亲政,哀家确是不信的”

    “那是母后没有亲眼瞧见,史杨二人在皇儿面前嚣张跋扈的样子!”刘承祐恼火地提高嗓门,“这二人总是对儿臣指指点点,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也不知究竟谁才是这大汉皇帝!”

    李太后拉着刘承祐的手,轻柔劝慰道:“皇儿年幼,老臣们对你要求严格些,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他们都盼着你成为一位合格的英主。”

    刘承祐哼了哼没说话,脸上怒气未消。

    李太后轻笑道:“这样吧,明日予把二位卿家叫进宫里,好好训斥一顿,为皇儿出口恶气。”

    微臣拼命厮杀才逃出敌人追击,不敢久留,一路逃回关中,马不停蹄地赶回开封,向官家禀报!”

    长子承训笃实忠厚,待人宽和,有仁君风范。

    “彰义军果然反了!”刘承祐攥紧拳头,咬牙切齿。

    刘承祐坐在榻上,铁青着脸,半晌没有说话。

    次子承佑气量狭小,心性狠辣,行事不择手段。

    李太后不禁想起了当年丈夫对两个儿子的评价。

    刘承祐瞪大眼,后赞回来了?

    李太后怔了怔,看向刘承祐:“皇儿今日来见予,就是想说此事?”

    史杨二人把持朝政,笼络朝臣,动辄以辅政之权驳回官家旨意,长此以往只怕滋生出不臣之心!防微杜渐,太后应该提前为官家考虑才是!”

    刘承祐眼睛一亮,急忙道:“宣后赞觐见!”

    后赞恨恨地抱拳道:“请官家拨给微臣兵马钱粮,臣必定率军扫平泾州,生擒史匡威和朱秀!”

    刘承祐恼羞成怒,嚯地起身,忿忿道:“待杀光这群朝廷蛀虫,收拢皇权,朕一样能平定天下!”

    后赞又哭又骂地把他在泾州的遭遇说了一遍,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史匡威和朱秀勾结唐国皇子,想要借助唐国支持,反叛自立!本来微臣已经抓到了李从嘉,却不想朱秀竟然悍然出兵截击,反而又将人抢走!

    李太后松开他的手,神情变得无比严肃,沉声道:“史杨二公乃先皇所留辅政大臣,本就有规劝君王言行的职责,正因为他们不会事事顺着你的意,能坚守一名正值老臣的本色,予才放心把朝政交给他们。

    李业吓得急忙趴在地上,高高撅着屁股,哭丧着脸:“阿姐莫恼,是弟弟说错话了,该掌嘴.”

    “三日后,等郭允明回京,你们三人再一同前来,朕与你们好好商量,一定要确保一击必中!”刘承祐沉声道。

    两日后,刘承祐怀着悲痛的心情,站在西华门城阙之上,目送耿夫人的棺椁缓缓驶出宫门,往阳翟县而去,运送到颖陵安葬。

    刘承祐又惊又怒,厉声道:“史匡威和朱秀竟敢公然出兵袭击禁军?”

    刘承祐听得频频点头,阴狠的目光寒芒闪闪:“再过一月,郭威就要离京赶赴邺都,等他离开之后,方能伺机而动!”

    二人应诺,留在宫内陪刘承祐用完晚膳才一同出宫。

    李业装模作样地往嘴巴上扇了几下。

    刘承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朝李业和聂文进使眼色。

    他不是在泾州么?难道泾州生变?

    “官家明鉴,微臣带去泾州的飞龙军将士死伤无数,全赖官家洪福齐天,才保得微臣逃命!”后赞痛哭流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