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乱局伊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刚说完猛地睁开眼,坐起身子:“你方才说谁?”
小太监怯怯地重复了一遍。
李太后望着三人背影消失在宫墙画廊之间,无奈地深深叹息。
刘承祐被他这副披头散发,浑身脏臭的模样吓一跳,捂住鼻子嫌恶地挥手道:“退远些,不许靠近!”
李太后蹙紧眉头道:“你这话是何意?”
“官家.”后赞怔了怔,听出刘承祐话中意思。
唉~~李太后心力交瘁,深感无力,只能朝玉佛像叩首,默默诵念经文,祈祷这大汉江山能够太平一些,不要再生出大乱子
~~~
“朕早就说过,军国大事不要跟妇道人家商量,妇人无知,心慈手软,只会误事!”
回到庆寿宫暖阁,刘承祐摘下梁冠狠狠摔在地上,跳上绣榻毫无形象地斜靠着。
“爱妃,一路好走.”刘承祐手扶堞墙,双目泛红,喃喃自语,“待朕百年之后就来陪你.”
李太后倏地怒视他,厉声道:“放肆!简直是一派胡言!”
只是他想不到,还有什么比平定藩镇反叛更重要的事。
“陛下!陛下啊!”
儿臣担心史杨二逆终有一日会对母后和儿臣不利,所以想请母后出面主持公道,罢黜二逆,逐出朝堂!”
后赞精神大振,大喜道:“如此大事,的确比对付彰义军更紧要!官家圣明啊!”
刘承祐硬着头皮道:“母后明鉴,史杨二人欺儿臣年幼,已犯下多次大不敬之罪,儿臣一直隐忍退让,可他们依然咄咄逼人。
刘承祐不服气地道:“身为帝王,如何能受臣子挟制?况且朕已经成年,用不着这些碍手碍脚的老家伙在一旁指手画脚!”
待动手那日,一定要同一时间控制住这些人,不给他们调集兵马的时间。
李太后气得浑身哆嗦,攥紧念珠朝玉佛像双手合十,口称罪过。
后赞跪行几步,跪在绣榻旁,刘承祐俯身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李业吓得直冒冷汗,咚咚磕头:“阿姐冤枉弟弟了,我当真没有其他心思!实在是史弘肇和杨邠欺官家太甚,官家不光是皇帝,还是我外甥,咱们是一家人,如何能被人欺负?弟弟看不过去,才想为官家出出气”
知子莫若母,她知道刘承祐废黜老臣的心思不会轻易改变。
聂文进想帮忙说话,李太后凤目陡射厉芒扫过他,吓得他双腿一软趴在李业身后,大气不敢出。
要传承刘氏基业,稳固江山社稷,刘承训才是最佳人选。
如今你以外戚国舅的身份,当上三司使,还不知足?还想撺掇官家罢黜重臣,为你独揽大权铺路?”
李业谄媚道:“太后德高望重,请太后出面,在朝堂上当堂宣布史杨二人的罪状,必定能令群臣信服”
李太后面带愠怒,生气道:“先皇从太原起兵,入主开封,建立基业,扫平河北契丹之祸,还天下以太平,如此盖世功业,在朝堂上面对一众老臣,尚且能谦逊有礼,恪守君臣礼节。而你如今年不过二十,于国家社稷寸功未立,怎能生出此等骄恣之心?”
后赞急了,刚想再劝,刘承祐摆摆手道:“彰义军地处偏远,对于我大汉江山来说,不过是疥癣之疾,何况如今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在此时节外生枝”
李业冷笑道:“实在不行,咱们就来个先斩首凑!抢先动手直接处死史杨王三人,再灭了他们三家在京的族亲,向朝臣宣布三人为叛逆,敢有附从者一律按照谋逆大罪论处!”
刘承祐得意冷笑:“此事不可声张,待明日,你与李业、聂文进、郭允明一同入宫,朕再与你们详细商议!你回来也好,朕安排你到禁军任职,替朕掌握兵权,有你们四人助力,朕铲除逆臣便是胜券在握!
等朕掌控了朝堂,再出兵收拾彰义军不迟!”
“臣愿为官家效死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