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君臣诀别-《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作为苟道之王,朝廷风向标,冯道的话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如果契丹人再度陷入皇权之争的动乱,而汉军一边做好万全准备的话,未尝不可先发制人,一举攻入幽蓟之地,将契丹人逐出蓟县以北。
平心而论,他是想趁机拿掉郭威的枢密使职务的。
刘承祐沉声决断道。
苏逢吉忽地站出来道:“官家,郭公既然挂帅出征,再担任枢密使职务只怕不妥,不如暂时改换他人,等郭枢密得胜还朝再”
刘承祐顾不上笑,急忙问道:“老太师之意,契丹人不过是虚张声势?并非真的想要进犯河北?”
史弘肇偷偷朝他竖起大拇指,郭威淡淡地笑了笑。
郭威起身,朝皇陛御座望去,刘承祐对他报以微笑。
杨邠一如既往地拉长脸,脸色淡漠,好像在场百官们都欠了他家钱一样。
“臣等附议!”
“郭枢密威名赫赫,往河北一杵,就能吓得契丹人哭爹喊娘地滚回松州老家去!”肉贩子出身的聂文进,说话也是这般粗浅直白。
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李业这厮竟然也会表态赞同郭威的话?
这家伙平时怼天怼地,恨不得郭威每说一个字就要回怼一句。
群臣低声议论着,人人面带忧虑,嗡嗡声在大殿之内回荡。
见到老头儿,众臣心里才觉得安生。
他已是功高震主的处境,深受官家忌惮,非到不得已之时,恐怕官家甚至不想让他出现在朝堂上。
如此一来,我军坚壁清野,坐看契丹人内斗,不管幽蓟局势如何混乱,我军岿然不动,立于不败之地!”
其二,辽国上层政权不稳,辽帝耶律阮,与耶律德光第三子耶律天德、同族伯父耶律刘哥、驸马萧翰之间,围绕帝位之争依然矛盾重重,争执不休,双方敌意颇深,难以化解。
可官家又怎么会允许他再立下这般宏伟的功业?
杨邠想了想,站出来附议。
“臣附议!”郭允明和后赞也表态支持。
刘承祐无奈,看向盘金龙立柱下坐着的冯道,挤出一丝笑脸道:“还请老太师先拿个章程出来。”
郭威怔了怔,急忙下拜:“臣领旨谢恩!河北若有失,臣愿领死以谢罪!”
刘承祐头戴灿金九龙冠,身穿明黄衮龙袍,神情冷峻焦急地快步走上皇陛,在御座上端坐下来。
冯道笑眯眯地道:“此等军国大事,官家不应该单听老臣一家之言,郭枢密执掌军机,佐理天下军务,又是我朝第一名帅,官家何不征询他的意见?”
刘承祐微笑道:“郭公一路保重!”
四大重臣神情各异。
史弘肇急了,杨邠偷偷在身后拉了他一把。
郭威沉稳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上空,所有朝臣听在耳朵里,犹如吃了一剂定心丸,担惊受怕的心安稳了许多。
正职宰相苏逢吉,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枢密副使、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加同平章事衔杨邠,枢密使、司徒、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四大顾命大臣站在皇陛玉阶之下,群臣最前列。
郭威心中涌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刘承祐皱皱眉头,犹豫不决。
郭威愣了愣,和史弘肇杨邠相视一眼。
一片赞叹之声响起,无数崇敬的目光投向郭威。
可越是如此,刘承祐越是忌惮和嫉妒,由妒生恨,也就越发痛恨郭威。
在这种军国大事上,郭威的表现总能令人由衷地感到敬佩和信服。
殿内响起一片轻笑声,老太师就是老太师,一句话就让朝堂上紧张的气氛缓和不少。
毕竟是熬过三朝八位皇帝的幸运儿,天下大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随便一句经验之谈,就足够让人回味半生。
史弘肇站出来,大咧咧地举着笏板道:“官家,郭枢密已经兼领天雄军节度使之职,去到邺都领军,主持河北大局名正言顺!臣请官家授郭枢密邺都留守之职,全权处置河北兵马,整备前线防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