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磕错头,烧错香-《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321章 磕错头,烧错香
朝廷元老苏逢吉沉默不言,余下臣子争论不休,单凭苏禹圭压不住场面,只能干着急。
“咳咳~”
刘承勋咳嗽着挣扎起身,一旁侍奉的宦官急忙搀扶住。
苏禹圭急忙高声道:“肃静!肃静!殿下有话要说!”
万岁殿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眼巴巴地朝刘承勋看来。
刘承勋捂嘴咳嗽,面色呈现病态的殷红,虚弱无力地道:“诸公莫要再争执,太后所言有理,未免开封遭受战火,天下再度陷入四分五裂,还是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我等当迎接郭公入朝,往后这朝廷,听由郭公安排便可.”
金殿之上鸦雀无声,一众朝臣面面相觑。
苏逢吉嘴角露出释然般的笑意,仰头无声叹息。
苏禹圭犹豫不决。
朱秀带着他们走朝内城墙一侧无人处,仔细打量他一番,用力拍拍他的肩:“一别快两年,你们辛苦了!”
“小官人!”
苏逢吉整理袍衫上前拜倒,苏禹圭和其余朝臣急忙站朝两侧。
朱秀没好气地骂咧道:“没出息!我等追随郭公起兵邺都,一路打到这开封城,为的不就是功名富贵?往后没个一官半职,你如何为我效力?如何在这开封城混?还想当个白身?说出去都给我丢人!”
“太后驾到!”
“马庆呢?”
朱秀心头一沉,有些不详的预感。
刘承勋忙感激地道:“多谢太后怜悯。”
赵弘殷回头瞪了他一眼,小声道:“真不懂事!哪怕郭公帅旗还在十里之外,你我也要早早恭候在此,这样才能让郭公看见咱们赵家的诚意!”
“吁吁~”
一声尖细高亢的唱喏声突兀地响彻万岁殿,一众朝臣急忙回身望去,只见一身白素裙裳的太后李三娘,在内宫太监张规的搀扶下跨进大殿。
赵匡胤心中凛然,急忙肃然道:“父亲放心,孩儿省得!”
依照刘承祐凉薄的心性,绝对不会在刘承勋活着的时候封王,以免给他培植势力的机会。
“贤侄客气了,往后经常与大郎一起回府,老夫对你泾州的事也很感兴趣,咱们共同探讨探讨!”赵弘殷笑道。
何福进的兵马已经接管了迎春门,正在清理战场,搬运尸体,运送伤员集中救治。
也有人悲愤地反驳道:“殿下不可!郭威乃是弑君谋逆之徒,其罪罄竹难书,朝廷怎能向一个逆贼投降?”
“敢不从命!”朱秀揖礼。
赵匡胤点点头,眼底划过一丝复杂神色,翻身上马,和赵弘殷驾马奔回城中。
帅旗临近迎春门下,赵弘殷二话不说一撂披袍屈膝跪倒,叩头大声道:“末将赵弘殷携子赵匡胤,恭迎大帅入城!”
可惜刘承勋虽是皇子身份,但病体沉疴声音细弱,而且至今也没有得到正式的王爵封号,威望不足,难以震慑当场。
赵弘殷捋须面带得色,这几句不咸不淡的恭维话倒是说得他颇为受用。
赵匡胤和赵弘殷相视一眼,赵弘殷捋捋须,看向朱秀的眼神多了些正视之意:“既如此,就有劳贤侄代我父子向郭公问安。”
这赵老头还真有些小家子气,明显是在为刚才吃亏磕头揶揄他几句,找补些许颜面。
两声马匹嘶鸣,赵弘殷和赵匡胤父子骑马赶到。
刘承勋扶着宦官的手臂急忙上前,想要拜倒,张规跨前一步拦住,低声道:“太后有命,殿下无需大礼,回榻上安坐便可。”
“晚辈朱秀,见过赵老将军!”朱秀拱手揖礼。
他们还想第一时间拜见郭威,以此体现出赵家的恭顺,看来也只能作罢。
胡广岳和陈安赶来,陈安一见朱秀,激动得跪倒在地。
只见来人是一个相貌俊美,满脸温煦笑容的青年。
李三娘扫视群臣,目光变得凌厉了几分:“凡是不遵予懿旨之人,一律革职下狱,听候有司裁决!”
赵匡胤也跪地俯首,只见有几匹马停在他们身前,却看不见马上之人。
跃下马背,急忙朝城门洞跑去。
事关各方利益,众臣争得面红耳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