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聪明不能过头-《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冯道紧张地还想争辩几句,郭威摆摆手道:“就照此决议,由老太师担任朝廷特使,持太后诰命,前往徐州迎接嗣君!本帅自会派人沿途护送,请老太师放心!”
郭威犹豫片刻,朝李太后拱手道:“既然如此,就命翰林学士范质和朱秀一同负责诰文起草。”
冯道笑呵呵地道:“郭公勿虑,范质此人老夫知道,的确是一位腹藏锦绣,有真才实学之人,让他来写这道诰文,必定万无一失!”
此话一出,冯道腿脚趔趄了下,差点摔倒在地,站稳后急忙转身,气急败坏地怒瞪朱秀,拄着藤杖用力砸了砸。
就连饱读经书的魏仁浦,真要让他写诗做文章,也不见得能强到哪里去。
朱秀无奈道:“老太师这是何意?”
“哼~上车!”冯道怒喝。
“老太师放心,郭公必定有详尽安排,绝对不会让老太师白白涉险。”朱秀宽慰道。
“这混小子啊~”冯道透过车窗望着,气得捶胸顿足。
朱秀苦笑不已,不知道这话算是损他还是夸他。
郭威虎目微凝,笑容深沉:“不错,你果然把本帅的用意猜透了八九分。”
“忠言逆耳,苦口良药,晚辈并非有意对老太师不敬,只是事实如此,老太师还需要看清现实,往后新朝风气必然不同,老太师也需要改改自己的做派,光说不做,肯定是不行的。”
朝廷定下了新的嗣君人选,先帝刘承祐的丧事也在有条不紊的办理当中,朝堂各省部台监院照旧运转,人事上几乎没有大的变动。
等到冯道的马车走远,朱秀才牵着红孩儿,准备上马回老鸦巷盛和邸舍。
冯道恼火道:“以老夫的身份地位,此行徐州必定是以老夫为主,刘赟半路出了意外,别人肯定头一个想到老夫身上。到时候就是黄泥泼身,不是屎也是屎了!”
冯道手指头快戳到朱秀鼻子尖,怒骂:“你明知道郭公提议迎接刘赟继位之事,并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为何还要让老夫去趟这浑水?老夫一辈子不曾把自己置于险境,这次因为你小子,恐怕要有去无回,死在徐州了!”
“唉~~”
不等太后发话,朱秀笑道:“老太师谦虚了,老太师老当益壮,一顿能吃三张油饼,喝一大碗羊乳,步行十余里仍然足下生风,如何算得上风烛残年?”
“拜见大帅!”朱秀揖礼。
虽说这些饭菜一看就知道口味一般,但耐不住腹中饥饿,朱秀馋得直咽口水,肚皮传出一阵阵咕咕声。
苏禹圭同情似地看了眼冯道,而后也毅然决然地站出来表态支持由冯道出使徐州。
车窗推开,露出冯道阴沉的脸。
高官厚禄可不是凭空得来的,老太师也需要发挥一些余热才行。”
“朱秀!大帅有令,命你去右掖门兴国坊大营相见!”
朱秀笑呵呵地朝冯道揖礼,老头愤怒地剜了他一眼。
冯道气得直哆嗦,连连深呼吸,多少年了,没有人敢当面教训过他。
大朝会散去以后,朱秀随同一众朝官离开万岁殿。
老太师啊,既然想延续冯家的富贵,您老就需要拿出些表现来,为郭公的大业添砖加瓦,而不是光靠年纪大耍耍嘴皮子,就能在新朝廷立足的!”
“俺哪里晓得,你去不就知道了!”
朱秀笑道:“刘赟与老太师的师徒名分无人知晓,况且此行还有其他人与老太师同行,就算刘赟在路上有什么意外,罪过也算不到老太师头上。”
冯道瞪大一双看似昏黄的老眼,满心恼火,恶狠狠地怒视朱秀,没想到这小子毫不留情地当面拆台。
“下官领命!”朱秀深躬揖礼。
所以朱秀随便抄的几篇诗文,才能被一众权贵奉为圭臬。
李太后勉强笑道:“就依郭司徒所奏。”
郭威沉声道:“这段时间,你只需要协助范质起草好太后诰命,其余事情不用多管,也不可与旁人议论,有些事心知肚明就好,不可透露分毫,明白吗?”
不接吧,违背太后诰命,里外不是人,落个对嗣君不敬的罪名。
王峻、苏禹圭、窦贞固等一干朝臣不约而同地往后退,一个个要么仰头望着大殿藻井,要么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就是无人敢说话。
冯道慢悠悠地朝自己的绣墩走去,他只是帮着郭威推进朝会议题,可没有打算自告奋勇去徐州接刘赟。
郭威满脸嫌弃:“要论拍马屁,十个朱秀捆一起也及不上王峻!”
朱秀带着几分讥诮:“就凭老太师侍奉过三朝八帝的辉煌过往?还是凭老太师六十八岁的高龄,德高望重?
想继续在新朝占据高位,安享富贵,没有一点功劳,如何能够服众?
“下官谨记大帅教诲!”朱秀两鬓渗出些冷汗。
老太师不会真的以为,郭公需要您这么一位老人存在,新朝廷才能运转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