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冯老头指点迷津-《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朱秀呆了呆,“老太师的意思.”

    冯道看着他,沧桑的老眼深沉如古井:“柴荣获封太原郡公,留在澶州,李重进获封河内郡公,要去宿州,而你也要去宿州,辅佐李重进筹建镇淮军,是也不是?”

    “呵呵,贤弟就不要安慰我了。若是可以,我倒宁愿跟你换换。”赵匡胤苦笑不已。

    朱秀满面诚恳地揖礼,他是真心想跟冯道求教保命之道。

    冯道笑眯眯地道:“去吧,一路小心,他日回来,再到老夫府上坐坐。祝你早日找到亲眷,平安归来。”

    保不准过两年生下嫡亲皇子,郭威就会更加钟意亲儿子。

    跟随赵匡胤一起值守右掖门的石守信抱着枪杆摇摇头感慨万千。

    一路穿过宫墙甬道,朱秀往右掖门走去。

    “贤弟脸色怎地如此难看?可是抱病在身?愚兄方才喊了你好几遍,你都没听到。”赵匡胤关切道。

    冯道捋捋须悠然淡笑。

    披甲佩刀的赵匡胤从门洞里跑出。

    这个人可能会是柴荣和李重进,也可能不会。

    “呵呵,那就有劳赵大哥了,我们一定准时到。”

    “晚辈南下在即,还请老太师提醒一二,往后我究竟该如何自处?”朱秀诚恳地揖礼。

    你无法做到像老夫一样置身事外,所以老夫的保命之道,你永远也学不会。”

    “贤弟?贤弟?朱秀!”

    老头情绪有些激动,哽咽不已,朱秀担心他一口气上不来,赶紧劝慰道:“老太师宽心,刘赟染病在宋州休养,因为医官给他误食了暴泄之药不幸身亡,医官已经招供认罪,刘赟也已经风光大葬,世人不会知道事情真相,更无人会知道老太师与此事有关”

    “柴荣是官家养子,官家一向对他视如己出,名义上,他算是唯一的皇子。可实际上,他与官家没有任何血缘之亲,若是想立柴荣为嗣,阻力不小。

    “明日下午或者后日早上。”

    他要让自己辅佐李重进,和柴荣一争高低。

    大周的皇位继承人,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变数。

    “老太师为什么跟我说这些?”朱秀苦笑道。

    冯道捻着白胡须,笑道:“虽说被你小子坑了一次,但老夫心胸宽广,决定既往不咎。之前你救过我家婵儿性命,又引荐老夫去见官家,老夫承你人情,今日就算是报答了.”

    他的脑海里还在回想刚才冯道说的话。

    “啧啧~这朱秀可真是不得了,十八岁封侯,当上一镇节度副使,咱弟兄跟他一比,简直狗屁不是!”

    赵匡胤收回目光,拍拍石守信的肩膀,笑道:“好好干,终有一日你也能当上将军的!”

    冯道压低声冷笑:“你小子自诩聪慧,怎么就看不出其中用意?”

    朱秀摊手道:“自然是柴帅更合适!”

    朱秀眼瞳一点点扩大,有些明白冯道的意思了。

    将来不管是北伐还是南下,柴荣和李重进必定是官家重用的统兵大将,而你和王朴就是他二人身边的首席谋臣。

    赵匡胤抱拳笑道:“恭喜贤弟封侯,还领了宿州镇淮军的职事,愚兄可真是羡慕啊!”

    “我这身袍子可是新的,第一次穿就被老太师弄得皱巴巴”朱秀抚平官袍,嘟囔着抱怨两句,一屁股在冯道身旁坐下。

    石守信咧嘴憨厚地笑笑:“别人跟俺说俺可不信,不过赵大哥说的话,俺信!将来赵大哥当了禁军统帅,咱们弟兄可不个个都是将军!”

    “哈哈哈~”

    身后一众内殿禁军将士哄笑不已。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