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中主李璟-《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384章  中主李璟

    延嘉殿内,李璟正在专心致志修改曲谱。

    要说偏居江南的唐国哪些地方比得上曾经的盛世大唐,那一定是兴唐宫里,各座殿宇的辉煌奢华程度。

    延嘉殿作为李璟寝宫正殿,汇集江南工匠技艺大成于一体,金漆琉璃瓦,穹顶藻井壁画,地上铺的是苏州黏土烧制的御用金砖,三尺见方,每块重达数百斤。

    李璟平时歇息打盹躺的坐床乃是紫檀所制,边框包铜鎏金,有龙纹雕饰,楠木隔扇用的是双面镶嵌珐琅夔龙框,其他珍玩玉器、古董字画不胜枚举。

    李璟最近喜欢青绿色,叫宫人把寝殿里悬挂的幔帐全部换成青绿纱帐,他坐在其中抚琴弄曲,格外悠闲。

    李璟时年不过三十六岁,面容却衰老得厉害,头发已经有明显的斑白,乍一看像个四五十的中年人。

    他的身材也完美继承了老李家富态传统,大腹便便满脸红光,太医曾经叮嘱让他少食荤腥,李璟坚持不到俩月,又开始酒荤不忌。

    李从嘉从泾州回来时,学得一手河西羊肉串手艺,李璟尝过后大呼美味,一连几顿都让小六儿进宫烤给他吃。

    有言官上奏说,李从嘉身为郡王,捣鼓庖厨技艺有失体统,李璟表面上赞同,装模作样地把李从嘉训斥一顿,转过头就让他今后在自己府里摆弄,有新鲜又好吃的菜肴尽管往宫里送。

    李从嘉是个孝顺儿子,知道老子贪嘴好吃,但身子骨不能多吃,时常空着手进宫劝谏。

    李璟手里的青玉碗掉地,应声而碎。

    李璟听呆了。

    李璟嚯地站起身,惊怒睁大眼。

    李璟愣了下:“快宣!”

    昨夜的事,不该发生在一个“君贤臣明”的朝廷里。

    李璟稍稍安心些,只要太子无碍,什么都可以商量。

    “你们竟然如此推崇此人?”李璟大感惊奇,“那你们就随老太傅一同前去聚景苑,务必劝说那朱秀释放太子。”

    “官、官家!大事不好,东宫左率将军郑存禄遣人来报,昨夜有歹人夜闯聚景苑,劫持了太、太子!”

    “呯呲~”

    李璟嘴上抱怨,但心里还是无比受用。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要是换他去,只怕.呵呵~

    如果周宗说的情况属实,牵扯到大周朝的藩镇将领,这件事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上升到两国交恶的地步。

    可惜几遍试下来,发觉词曲有些不搭调,听起来不太和谐。

    李璟的反应,也不该是一个有雄心抱负,有手腕能力的君王应有的反应。

    他想为这首词谱新曲,找来教坊乐工,忙活大半月,始终谱不出一首让他满意的曲调。

    周翎不过是个小小的拱圣军统军,若无人支持怂恿,他怎么敢悍然刺杀当朝太傅?

    在周宗的描述里,这件事发展到如今地步,全因周翎为了争夺家族大权,竟然丧心病狂地想要谋害周宗,然后嫁祸给这伙北人。

    李璟摆摆手:“罢了,你们暂且退下,回去以后好好琢磨,谁能谱出合适的曲子,朕必有重赏。”

    身材失控逐渐横向发展,在诗词歌赋上从小展现过人才能,喜欢品鉴美味,性格都比较宽厚.

    不同之处,李璟喜欢吃和品评,李从嘉更喜欢亲自动手做。

    奢靡享乐,嬉戏无度,也是他最受人诟病之处。

    “老臣遵旨。”

    两年前李守贞在河中叛乱,也曾暗中联络过唐国朝廷,李璟召集朝臣商量,想浑水摸鱼,支持李守贞割据关中自立。

    只剩一个漳州当地人留从效,被任命为清源节度使,虽然保留藩镇建制,但要尊奉南唐为正统,称臣纳贡。

    周宗笑了笑,沧桑的眼里却隐藏着些许没落、无奈、失望。

    不过外交上的事暂时顾不上,还是他儿子李弘冀的小命重要些。

    内侍战战兢兢地道:“还有一事,昨夜,有数量不明的匪人袭击太傅府,死伤不详.”

    “众生曲”同样在表达凄婉哀怨之情,李璟就想到,把众生曲的曲调用在这首“摊破浣溪沙”上。

    周宗沉声道:“官家放心,老臣相信朱秀劫持太子只为自保,他派遣手下来保护老臣,就是告诉老臣,他无意和我朝作对,无意伤害太子性命。

    怎么一夜之间,江宁城涌出那么多贼匪歹徒?

    一向歌舞升平的江宁城,怎会突然发生这种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

    劫持太子,那可是谋反逆罪!

    李璟瞥了眼,不悦地呵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