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才高不过朱文才-《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02章  才高不过朱文才

    灯火辉煌的鸿雁阁内寂静无声,屏风后的乐工早已被赶走。

    若朱秀方才言语传出去分毫,只怕又要在江宁城里掀起轩然大波。

    韩熙载、周宗、徐铉沉默不言。

    李德明若有所思。

    李从嘉胖脸紧皱,不自觉的屏住呼吸。

    他可不是只会养尊处优的郡王爷,在泾州安定县,盛和邸舍后厨帮杂的日子里,他体会到了身为普通百姓的艰辛。

    当然,并非李从嘉放着优渥的王公生活不过,非得要自讨苦吃,只是他和徐铉流落异乡,无依无靠,生存所迫,不得已屈尊降贵辛苦干活。

    即便如此,李从嘉也比这江宁城里九成九的膏粱子弟,更加懂得什么叫做民生多艰。

    “朱兄想百姓之所想,疾百姓之所疾,苦百姓之所苦,可谓胸怀天下啊~”李从嘉满眼敬仰。

    韩熙载是在告诫他,不管他出于什么用意,不要再用哀怨诗词挑动江南民意。

    朱武压低声鼓噪道:“弟,莫怕,上!”

    朱武感慨道:“俺兄弟是有福之人啊!可惜那先生死得早,要不俺肯定上门磕头谢恩.”

    “尊师还在檀州?”周宪又问。

    “没!”潘美晃晃脑袋,“咱老潘可没那福分!”

    周宗捻须道:“难怪贤侄才情之高天下罕见,名师高徒,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周宪脸蛋红润,嗔怪似的瞪了瞪老父亲,似乎从中觉察到什么。

    徐铉笑道:“两国盟好,两姓结亲,甚好!”

    周宪听得痴了,竟然忘却了害羞,抬起头怔怔地看向朱秀,朱唇轻启,喃喃低吟诗句,柔软的内心深处有种莫名情愫逐渐蔓延开

    韩熙载仰头感叹:“踱步之间就能作出如此好诗,今日我韩叔言当真大开眼界!”

    原本以为他这副愤青模样能引来一片叫好声,没想到只有李从嘉朝他竖起大拇指。

    李德明打趣道:“朱侯爷可莫要让佳人久等!”

    潘美一杯接一杯灌酒,喃喃道:“朱小子要是早生几十年,这天下的反贼头子里,必定有他一个.”

    朱秀说的话他最能感同身受。

    恩师在世时,时常要我抄写此诗,提醒我将来不论身居何职,都要把百姓疾苦放在心头首位。”

    朱武瞪大眼,用力攥紧拳头,面含怒气。

    朱武瞪眼:“你见过俺兄弟的老师?”

    朱秀笑笑,微微鞠身揖礼,施施然地坐下。

    今日老太傅和某、徐鼎臣皆在场,若是你诗作得好,诚意足,就此定下亲事也无不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