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调职升官-《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54章  调职升官

    “微臣朱秀,恭聆圣训!”

    朱秀赶紧低头哈腰迈着小碎步走到殿中。

    只听九阶皇陛御座之上,传来淡淡声音:

    “朱秀,此次江宁之行,你觉得自己可有功劳?”

    不光群臣皆是一愣,连朱秀也愣住。

    这话问的,是几个意思?

    让我自己给自己表功?

    朱秀眼珠子轮了轮,很快反应过来,手持笏板揖礼道:“启禀官家,此次江宁之行,臣颇有收获!

    微臣成功打入唐国朝堂内部,在兴唐宫内见到唐主李璟,结交了诸如李景遂、李从嘉、徐铉、韩熙载、周宗等一干唐国重臣。

    臣协助薛居正薛侍郎,为周唐两国达成友好协定,使得我朝淮北防线压力大减,江淮贸易得以重新顺畅。

    臣还协助王使司,策动长沙之乱,使得唐军大将边镐深陷泥潭。

    臣在江宁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已经撰写成册,想来对我朝详细了解南方情况有所帮助。”

    你郭大爷不是问我江宁之行有何功劳?

    好嘛,我把自己在江宁做的事全都说出来,一笔笔算算。

    “官家,朱秀称得上我朝最为熟悉江南之人!江淮治政,不妨多听听朱秀意见!”魏仁浦朗声道。

    历史上,此人在关键时刻背叛李重进倒戈赵宋,导致李重进错失良机最终兵败身死。

    朱秀赶紧谦虚揖礼,口称惭愧,心里其实美滋滋。

    官家毫无预兆地抛出一连串任命,让满殿臣子措手不及。

    什么火器监、报刊,都是新鲜玩意,且都交给朱秀去折腾。

    李重进遂不再多问,众人也不疑有他。

    “嗯,不错,就这么叫!”郭威稍稍念叨,满意点头。

    朱秀小声道:“我家兄长一介白丁,从未当过官差,一上来就做副都头,会不会惹人非议?”

    安抚住柴荣,这才是朱秀最大的功劳。

    当然,这些用意不能明说,所以郭威才会以他江宁之行的功劳为借口,给他调职升官。

    禁军另一大统率机构—殿前司呼之欲出!

    “哎呀啊~表弟,你可真啰嗦!”李重进大咧咧地嚷嚷,“你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赶紧跟符大娘子成婚,省得官家和我们这些弟兄整日为你操心

    等你成了婚,娇妻在怀,只怕就没有工夫成天在我耳边婆婆妈妈喽~~”

    朱秀在心里默默记下此事,如果李重进口中所说的翟守询,正是历史上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那么这种人绝对不能让他久留在李重进身边。

    郭威笑得有些瘆人:“呵呵,如此说来,伱在江宁做的这些事,也算有几分微功?”

    目前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王殷,自请调任邺都,出任天雄军节度使。

    朱秀道:“官署就叫新闻署,报刊名就叫东京时报!”

    朱秀高声领旨谢恩,郭威捻须含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秀肃然大声道:“为官家、为大周效命,臣绝不惜力!

    “怎么,你也听过翟守询的名字?”李重进狐疑道。

    张永德淡淡道:“你确定人家真想做你幕僚?还是被你一根麻绳捆来的?”

    近一年来,王殷名声渐渐败坏,有传言他在邺都作威作福,肆意挥霍郭威积攒下的库藏钱财,奢靡享受无度。

    他倒是没想到,郭大爷会赐他老母诰命。

    朱秀和柴荣、李重进、张永德、范质、魏仁浦等人走在最后面,一路谈笑朝大庆门走去。

    李重进恼火道:“老子堂堂天子外甥,开国郡公爷,执掌大内禁军,想做老子幕僚的人才一抓一大把!”

    二是印证了一句话,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黑火雷问世不久,但对于战场规则的改变显而易见。

    如今,郭威终于下旨废除这些杂税,真正做到为百姓减轻负担。

    朱秀一听愣住,没想到竟是此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