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拉关系,拜码头-《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464章  拉关系,拜码头

    东二条甜水巷,和侯府一墙之隔的一座宅子也被朱秀买下,对外谎称是一位关中大商贾的宅院,实则作为藏锋营在开封城的大本营。

    侯府有事,藏锋营人手转瞬及至。

    马庆正在翻看近来汇总的情报,两名派去保护周宪的暗桩前来禀报。

    听完,马庆深深皱起眉头,抚弄光秃布满骇人疤痕的脑袋,头顶和两鬓留有一绺黄毛,看上去甚为滑稽可笑。

    两名暗桩单膝跪在他面前,抱拳低头,神情严肃。

    “赵匡义?你二人确定没有听错?”马庆问。

    一人忙回道:“那小子生怕周娘子听不到他的名号,嚷嚷得可大声了!”

    “那伙青皮混混也称呼他为赵衙内,属下敢保证绝不会听错!”另一人也说话。

    马庆“嘿嘿”怪笑几声,嘀咕一声:“不知死活.”

    “我爷爷早死了.”吴津嘟哝,吴大签抬手想给他一巴掌,却是大喘气咳嗽起来。

    我马三跟你一样,都是侍奉侯爷的,伱儿子嘀咕我两句倒是没什么。

    吴大签低声说着,态度谦卑到了极点。

    “呵呵,彰义军还有许多弊病,还得靠老王爷多多改良。”朱秀客气道。

    安守忠认真道:“三月时我去过一趟泾州,但见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

    安守忠一听就明白了,这些人一定是朱秀在泾州时提拔的心腹,现在都位居彰义军要职。

    朱侯爷身为监正,往后某有哪里做的不对之处,只管呵责叱骂,无需顾忌!”

    两人之前并无交情,安守忠突然造访,倒是令朱秀很意外。

    吴津捂着脸惊骇地望着父亲,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火。

    当今官家的确是位难得的英主,但泾州所呈现出的朝气蓬勃,是大周其他州县不具有的,就连开封也没有。

    火器监关系到大周军事改革,乃国家军政的重中之重。

    又闲聊两句,朱秀朝厅外看了眼,压低声道:“安兄,近来官家对关中、河西一带州府、军镇调动频频,又调大将罗彦瑰出任邠州静难军节度使,老将王景出任凤翔军节度使,只怕是有向西进取之意!

    安兄可寄信给南阳王,请老王爷整备兵马,加紧操练,只等官家旨意一到,老王爷定可凭借彰义军在河西又添新功!”

    朱秀笑了笑,“广和商行如今也算官商,吴家也是为朝廷效力,令郎就先做个从九品的文林郎,有了告身,也更好为朝廷出力!”

    朱秀朝他挤眼睛,安守忠莞尔一笑,觉得这朱侯爷当真是位妙人。

    朱秀对吴大签倒是客气,请他坐下,奉上茶点,吴津站在他身后。

    每当马大统领在地下密室兴致勃勃研究死囚尸体,有新的心得体会时,就会露出这副不人不鬼的可怖笑脸。

    听说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布局都是朱侯爷一手操办,某深感敬佩!

    若我大周天下各处州县都能如泾州、安定县一般治理,何愁国家不兴、盛世不临?”

    吴津笑道:“您少纳几房小妾,身子骨自然就好了。”

    “这次来,主要是带犬子拜见侯爷,认认门,往后商行的一些生意,小人打算交给他来负责”

    如果安审琦动了这些人,朱秀在泾州的势力将会一落千丈。

    “朱侯爷但说无妨。”

    “走吧~”

    既然他想到火器监任职,不妨卖个面子成全他,反正朱秀正好缺几个得力副手。

    “安兄客气了,快快请坐!”

    吴大签打理广和商行兢兢业业,是朱秀目前最重要的钱袋子。

    有了安守忠这番保证,朱秀放心许多。

    前厅,朱秀正在接待一位造访的客人,南阳王安审琦之子安守忠。

    安守忠此人在历史上评价不错,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朱秀言下之意,请安守忠带话给安审琦,对这些人多多照顾。

    吴大签怒道:“你懂个屁!侯爷宽宏,你在他跟前说笑两句都没什么,可那马三爷万万惹不得!”

    “不知安老王爷近来可好?”朱秀道。

    安守忠诚恳道:“某不才,却也想为官家和朝廷做些实事。况且某一直对火器感兴趣,也小有研究,绝不会当个吃闲饭混资历的闲人,更不会拖累朱侯爷。

    安守忠笑道:“朱侯爷爽快,某就直说了。其实这次来,是想请朱侯爷把某的名字,加在提交给吏部的调职名单上,某想到火器监任职。”

    朱秀带给泾州的变化,绝对是翻天覆地!

    父亲安审琦在家信中直言朱秀是治世大才,安守忠深以为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