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拉关系,拜码头-《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吴大签大骇,直接回身反手狠狠一耳光抽去,打得吴津半边脸瞬间红肿!

    安守忠笑着颔首。

    吴大签大喜过望,急忙拉着儿子拜倒:“侯爷对吴家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早做准备,可以避免出现许多意外。

    安守忠之父安审琦虽是大周仅有的几个异姓王之一,但也不至于让朱秀对他有所顾忌。

    安守忠惊讶道:“莫非官家想对孟蜀开战?”

    可待会见了侯爷,你可千万管好他,莫要乱说话,否则就算侯爷宽宏大量不计较,我马三也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只要宋参裴缙等人还在,彰义军就还是朱秀的势力范围。

    若是被藏锋营的谍子瞧见,马大统领露出这副尊荣,只怕会战战兢兢一整天。

    作为朱秀在泾州时的旧部,吴大签等人还是习惯称呼马庆为三爷。

    朱秀笑道:“倒也不一定是伪蜀,更有可能是渭州、秦州、武州等河西旧地!

    这几州都是吐蕃人、回鹘人趁着中原大乱之际抢占去的,乃是河西关防重地,决不能任其长久脱离朝廷管辖。

    去到泾州,安守忠处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泾州百姓所表现出的生机和活力,让他内心备受震撼。

    “嗯,很好!”

    安守忠笑道:“前些日父亲寄来家信,说在泾州过得安逸,完全没有感受到边地守边的辛苦。

    安守忠笑道:“某在泾州时也听过这几位的贤名,都是泾州新政的有功之人,家父对他们也很欣赏,请朱侯爷放心!”

    又问了些商行近况,朱秀打发父子二人离开。

    “侯爷放心,小人为侯爷效力多年,知道轻重,绝不敢出差错。”

    这安守忠二十岁,担任宣徽北院都勾押官,是个清闲又有油水的美差。

    更怕他进了火器监指手画脚,不把朱秀这个监正放眼里。

    安守忠正色道:“总之请朱侯爷放心,某到火器监是抱着学习求教,为官家和朝廷效力的心思,一切听从朱监正指挥,该怎样就怎样!”

    朱秀笑道:“在下是真心为安兄考虑。火器监事务繁重不说,还有一定危险性,研制火器的作坊气味可不好闻,办公环境比不得宣徽北院,安兄真想来,可要想清楚了。”

    安审琦是个明白人,不会轻动自己留下的心腹。

    朱秀忙道:“安兄误会了,在下绝非此意!”

    “往后在下和安兄就是火器监同僚,私底下不妨多多走动亲近,火器上的事也好多多交流。”

    “哈哈哈~”两人相视一笑。

    “走,随我去见侯爷!”

    吴津不服气地跪地,捂着脸满是委屈愤怒,又不敢发作。

    安守忠思考了下,觉得朱秀分析得有道理,结合近来官家对关中西北军镇的调动来看,此事完全有可能成真!

    “多谢朱侯爷指点!”安守忠急忙道谢。

    吴大签张了张嘴,骂咧道:“有些事还不能告诉你!总之见到马三爷一定要恭敬,比见到你爷爷还要恭敬!”

    吴津嬉笑道:“可您折腾两年,也没折腾出结果,还是算了吧,毕竟我儿子您孙子都快两岁了。”

    吴大签带他来拜见侯爷,也是存了带后辈子弟拜码头的意思。

    吴津见到马庆第一眼就被吓到,瞪大眼脱口而出:“爹!这人怎么长成这副不人不鬼的模样?”

    “彰义军判官宋参、支使官裴缙、安定县令温仲平、原州平高县令沈学敏。”

    出了侯府,吴大签才长长松口气,擦擦脸上油汗。

    吴大签脸色煞白,发福严重的肥硕身躯止不住颤抖:“请三爷放心!”

    一旦河西战事打响,安审琦手握兵强马壮的彰义军,一定是朝廷倚重的主帅人选。

    吴大签扶着马车叹气:“唉唉~你还太年轻,吴家交给你我不放心,还得再撑几年。”

    吴津狐疑道:“为何?”

    吴津按捺不住兴奋:“爹,往后我也有官身啦!”

    “哦?”

    马庆站在前厅台阶等候,见吴大签父子在仆从的带领下匆匆走来。

    吴津一抬头,瞧见马庆似笑非笑地盯着他,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寒气,嘟囔着低下头不敢再说什么。

    泾州原州的民生军政一派欣欣向荣,家父带兵多年,镇守过多个藩镇,还从未这样轻松过。”

    又谈了会,朱秀留他吃了顿便饭,亲自送他出府而去。

    如果真是这样想,安守忠就太小看朱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