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朝局莫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05章  朝局莫测

    四月初,相州传回皇帝旨意。

    太平宫之事被定性为意外,罪责归咎于内监张规,伺候太后不力,致使太后不幸病故,自知难逃死罪,上吊自尽。

    官家命礼部按制举哀,罢朝一旬,正式宣发讣告,遍传天下。

    没有追封上尊号,没有追授谥号,也没有指定哪位大学士专门为李太后撰写谥册文、哀册文,一切都简单地“按制举哀”即可。

    留守开封的冯道和一众大臣心领神会,从速办理丧事,将李太后匆匆葬于前代高祖刘知远睿陵东侧二十里处,史称高后陵。

    往西不到十里,就是隐帝刘承祐的颖陵。

    这片位于许州阳翟县境内的陵墓群,也就是后世的后汉帝后陵墓群,后汉立国三年,两代皇帝和一位皇后太后数名妃嫔全都葬在此处。

    李太后出殡那日,大多数朝臣只在西华门外露过一面,而后尽皆散去,有的回府,有的回衙堂继续办公理事。

    朝廷对于此次丧葬规制没有特定要求,冯道作为开封留守,自然是不能轻易离京的,商讨来商讨去,竟然没几个人愿意出任礼仪使,前往阳翟主持安葬事宜。

    范质倒是主动请缨,以他的官阶倒是够资格,可年纪太轻,冯道担心让朝廷落得个不持重的闲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惹麻烦。

    朱秀拱手称是。

    祭礼后,朱秀借故在许州多留了几日,王仁镐和范质先返回开封。

    逗留了几日,朱秀带着史向文和史灵雁回开封。

    一众朝堂重臣都朝朱秀投来希冀目光,朱秀起身长揖道:“诸公放心,在下身为周臣,一定不辱使命!”

    许州就是后世许昌,距离开封不远,忠武军只是地方戍卫军,不担任具体防务,民政也安稳,物阜民丰,老史的日子过得清闲至极。

    其中肯定也有柴荣的意思,李重进虽然做得过火,但朱秀相信柴荣不是那种狠辣无情之人,真的会置李重进于死地。

    张永德低叹道:“天子安危事关江山社稷,此事不能见诸朝堂,只能私下里传密旨,让心腹朝臣知道,就连亲征大军也没几人知晓。

    这道旨意暂时安抚住李重进,过了几日,宿州传来消息,李重进上表谢恩。

    也就意味着,官家不再追究李重进矫诏南逃的罪责,反而还正式下旨,让这个谎言自动圆满。

    一是逆臣王殷被部下所杀,首级献于陛前,邺都城不攻自破,天雄军举城归降。

    官家在邺都郊外狩猎时,不慎坠马,卧床养伤,命晋王率军护送天子御驾,即刻南返开封!

    中书省衙堂之内,冯道、魏仁浦、范质、王仁镐、张永德、朱秀等不到十位重臣入座议事。

    朝野内外为之一震,所有人都知道,官家已经选定皇子荣嗣位,大周的后继之君已有人选。

    天子驾临滑州,又是亲征凯旋而归,自然要举行酒宴庆贺。

    朱秀在滑州节度府住下,面对白重赞百般追问只能打太极。

    王仁镐年届六十,也是一位五朝老臣,曾经在郭威手下当过天雄军节度副使、邺都副留守,深得郭威信任。

    这说明郭威和柴荣暂时不会对李重进采取进一步措施。

    张规是晋州人,不能回乡安葬,让他坟墓面朝家乡,也算魂归故里。

    当日傍晚,柴荣在节度府接见白重赞和一应节镇官员军将,谈笑风生,众人都以为官家只是轻微感痒,并无大碍。

    冯道捋捋白须,看向朱秀:“晋王的意思,伱都明白了?”

    万一郭威有个三长两短,消息传开,这黑厮在宿州举兵反叛,谎称是柴荣谋逆害死官家,淮北诸州必定震动。

    魏仁浦面色凝重,叮嘱道:“你此行肩负重任,万不可疏忽!私情与大义,你要分得清楚!”

    第二个重磅消息,任命皇子荣为开封府尹,兼任功德使,进封晋王,命有司择吉日备礼册命。

    杀王殷之人,名叫樊爱能。

    我相信晋王也是同样的想法。”

    朱秀猛吃一惊,难怪坠马事件发生不久,柴荣就率领兵马匆匆启程南返。

    朱秀点点头,郑重揖礼:“小弟多年来承蒙几位兄长照顾,也绝不希望你们任何一人有失!

    张大哥放心,若我去宿州,一定把李重进平安无事带回来!”

    出了贻模门,张永德见四下里无人,低声道:“见到晋王,谈及李重进,你须得多加劝慰,莫要让晋王对他心生芥蒂。若真让你去宿州,见到李重进,对那厮好言相劝,莫要一错再错!

    总之,不能让兄弟反目之事发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