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柴荣召见-《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06章  柴荣召见

    夜深人静,屋外传来打更的梆子声。

    朱秀脱衫准备就寝。

    今日圣驾抵达滑州,官家却始终不曾露面,所有事项都由柴荣出面应付,只说官家龙体有小恙,不便会见众臣。

    滑州节度府暂时设为天子行宫,偌大一架舆轿抬进府里,四面遮盖幔帐,只听见里面有咳嗽声传出,却根本见不到官家身影。

    白重赞率领州府官员下拜迎奉,都以为官家就在那舆轿里。

    朱秀却觉得有几分不对劲。

    依照柴荣对外的说法,官家只是小恙,即便卧病在床,见滑州官员一面的力气总归是有的。

    别人可以不见,但滑州节度使白重赞可是官家旧相识,按道理应该招至榻前见上一面。

    可柴荣只是好言抚慰,并未让白重赞觐见。

    好在白重赞这人是个典型武夫,有勇武却缺乏谋断,更不会领悟天家心思,既然见到柴荣,他也就没多想,安安心心带着一家人搬到军营暂时住两天。

    柴荣神色黯然,语气低沉:“多年征战,官家落下许多旧疾,如今牵引旧伤,一起发作,病体沉疴!”

    整一个白天,柴荣忙着应付地方官员军将,朱秀甚至找不到机会和他单独说几句话。

    走在灯火黯淡的廊道里,七拐八绕朝着后衙而去,一路上宫禁宿卫越来越多,把整个后衙围得密不透风。

    进到后衙中堂,昏黄的烛火下,柴荣盖着褥子斜倚正中主位,呼吸声沉重缓和。

    柴荣恼恨道:“在相州时,镇州何福进老将军传来消息,契丹小股兵马沿滹沱河上游南下,侵入镇州地界刺探军情。

    朱秀一惊,急忙起身披上氅衣前去开门。

    这大半年来朝局不宁,如今总算有个能让朝廷上下感到振奋的喜事。

    朱秀回了节度府前衙厢房,反正无人通知他出府另寻住处,继续安心住下就是。

    酒宴之上,众目睽睽,朱秀也不好得询问什么,只能跟着滑州官员按部就班地敬酒、说些好听的奉承话。

    瞧这家伙对自己提防戒备的样子,哪里有半分身为禁军大将的气度胸襟?

    朱秀心中鄙夷,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这家伙骨子里还保留着地方军阀的山头主义思想,根本没有半点国家大局意识。

    柴荣颔首道:“王殷已死,邺都之乱平息,天雄军经过一番调整也得以安定,如今有淮阳王坐镇邺都,河北暂时无虞。”

    朱秀深深吸口气,拱手道:“殿下放心,我此去宿州,必定会想方设法说服李重进,让他跟我回开封。

    “臣,叩见殿下!”朱秀行大礼参拜。

    这声音听上去有些熟悉,想不起来是谁。

    想想符金盏的性子,也是个闲不住的,为了让她安心养胎,看来柴荣没少头疼。

    只是又听到那樊爱能的名号,朱秀眉梢微挑。

    天雄军将士多是盲从者,受到王殷蛊惑,还以为官家和我在开封受到叛臣囚禁,群情汹汹,这才响应王殷清君侧的名号。

    朱秀轻声道:“官家其实并不在此处,殿下早已派人护送官家回京?”

    “如此便好。”柴荣也笑了,用力拍拍他的肩膀。

    朱秀暗自苦笑,历史的车辙已经越发偏离了,开始驶出一条崭新的轨迹。

    柴荣点点头,殷切道:“那厮性子浑,轻易不听人劝,但你说的话,他总算能听进去些。让他回来吧,往后领兵作战,为大周开疆拓土。

    他至今还清楚记得,何徽当着柴荣和自己的面,切断小指以示忠心清白的狠辣模样。

    符金环几女又听了冯青婵的话,认为他还在养身阶段,不宜操劳,对他进行联合抵制。

    有她在,我也能放心些。”

    “唉~”柴荣忧叹一声,“邺都郊外草长莺飞,官家见猎心喜,不听人劝,执意要去狩猎,还不许军士圈围,非得自己驭马追逐猎物。

    那只手残缺小指。

    “我在澶州听闻伱遇刺重伤,若非顾忌邺都战事在即,早就请旨回京探望了。现如今,伤势如何了?”柴荣上下打量,满眼关切。

    如今王妃怀有身孕,如果能诞下男婴,江山有后,国之大幸。

    朱秀点点头,如此安排可算稳当。

    何徽盯着他多看了几眼,点点头道:“正是此意!这也是晋王的意思,不希望我二人再为旧事不睦。”

    河北刚刚平定,官家病情时好时坏,若是淮北再生乱,我担心北汉刘崇、契丹会借机南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