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御前部署-《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16章 御前部署
“臣朱秀叩见陛下!”
“平身!你匆忙赶回,想必是知道潞州爆发战事了?”
朱秀脸色平静,拱手道:“臣在洛阳时已经接到潞州急报,武德司的鸽信也是同日送到!”
柴荣苦笑道:“刘崇趁我朝国丧期间兴兵南下,绝不只是打秋风这么简单,朕料定他想一鼓作气打到开封,彻底搅乱中原局势,好让他浑水摸鱼。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原生乱,让契丹人看到机会,难保不会举大兵来攻,重演天福十二年祸事!
故而,朕想亲征河东,以最快速度平息兵祸!”
柴荣看了眼冯道和王溥,无奈道:“两位相公各执一词,百官里也是反对者众多,朱秀,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众人目光都投向朱秀,这个年轻人和新君有无比密切的关系,将来一定是这朝堂之上最显赫耀眼的人物之一。
他的意见,甚至能够左右皇帝意志。
冯道赶紧递眼色,暗示朱秀和自己保持同一立场。
此人年纪四十岁上下,性格沉稳,膂力过人,乃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悍将,不可小觑!”
柴荣大受振奋,听朱秀这么一说,他越发觉得有把握能战胜刘崇。
有朝一日新君不需要他了,也能洒脱放弃权位,致仕养老。
人处于高位,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看不清面临的凶险,等跌落谷底,生死关口走一遭,许多事反而能看清楚想明白。
五六万兵马不算少,但也在可以考虑速战解决的范畴。
把欧阳修和司马光扔到五代,未必做的比冯道好。
“老相公这是作何?”朱秀哭笑不得。
所以郑仁诲处处谨小慎微,就算进入宰相班列,也甘愿把位置排在范质、王溥之下。
殿中响起轻笑声,百官都用一种戏谑眼神打量朱秀。
冯道夺过拐杖,叱骂道:“保个屁!若是战败,你小子掉了脑袋,还要连累婵儿当寡妇!
罢了,老夫不管啦!
你们年轻人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老夫管不了!
这就去嵩陵陪先帝,反正我老头子也没几年好活!~”
朱秀笑道:“范相公的问题在下可以回答。急报里说,敌方联军恐怕不下十万之众,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根据武德司密报,敌方兵马可战之兵不会超过五万!
一朝被贬黜澶州,让整个家族都跟着担心受怕。
柴荣心里松口气,不动声色地道:“说说理由。”
想通了这些,郑仁诲反而是朝堂之上最轻松的一个。
朱秀道:“老相公先别心急,听我把话说完。”
退朝离殿,朱秀和范质王溥说了几句闲话,准备转道去后宫见柴荣。
生不在乱世,就无法体会乱世人不如畜的滋味,一切都是为了活命,而求生存本就是人最原始的欲望。
柴荣信心十足地道:“朕就提五万兵马,去会会他刘崇!”
冯道又站出来泼冷水:“陛下可曾想过,一旦战事不顺甚至战败,北汉和契丹大举来犯,天下将有分崩离析之祸!”
朱秀有些懵,没想到自己快马加鞭一路赶回开封,到了点将出征的时候,竟然没有他的份。
朕车驾随后便至,李重进、张永德各自率领一千兵马随驾护卫!
其余官员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冯道的想法的确是老成持重,可惜他不知道,柴荣之所以能成为令后世扼腕的世宗皇帝,就是因为他身上具有一股雄视天下的霸气,和一往无前的强悍勇气!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往往最为惹人瞩目,因为苍生离乱太久,亟需这样一位铁血强悍之人站出来,带领汉家军民扫平乱世,再造一个汉唐盛世!
史家总说冯道此人为苟且活命不知廉耻,毫无忠贞观念,乃是奸臣之尤。
拿太平盛世里士大夫忠孝节义那一套理念,来要求乱世里求活之人,根本就是瞎扯淡,那玩意儿在这年头压根不存在。
“臣领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