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御前部署-《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至于改朝换代之际,为了活命偶有卑躬屈膝的举动,朱秀认为根本算不上污点。
君臣二人一个高坐御位,一个站在陛阶之下,隔空相互瞪了眼。
朱秀急了,赶忙道:“陛下,臣也愿领一军随行出征!”
柴荣见朱秀神情委屈,笑道:“你刚从蒲州赶回,还是好好留在京中歇息吧!免得你母亲又时常抱怨朕,给你安排太多差事,害得你都没时间在家中操持生育大事。”
朱秀摊摊手:“的确如此!但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之势,唯有陛下亲征,一战退敌,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朱秀大声道:“您老保重身子,明年等着抱重外孙!”
柴荣收敛笑容,沉吟了片刻,道:“虎翼军乃侍卫司所辖步军,此次出征要抽调部分兵马归属何徽统率,你想去的话,朕就从中拨给你五千步卒。
殿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听了朱秀介绍,百官们对进犯潞州的敌军才有了大致了解,心也安定不少。
万幸的是先帝和新君明察秋毫,也并非过河拆桥之人,查明他和王殷并无密谋,就赦免了一切罪状。
柴荣望向朱秀的目光里充满欣赏和感激,遇事不决问朱秀果然是不错的。
传旨,诏卫王符彦卿率天雄军进驻磁州,进逼敌军后路,以镇宁军节度使郭崇为副;
诏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引兵出晋州,向北汉兵邀战,牵制敌军,以保义军节度使韩通为副;
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领兵火速赶赴泽州,宣微使向训为监军。
如果他真是奸臣,大可以在当初耶律德光南下时,就跟随契丹人回北方。
冯道看到的是兴衰败亡,是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
冯道怒道:“你当刘崇是纸糊的,一吹就破?周军在兵力上并无绝对优势,你凭什么说一定能战胜敌人?”
冯道睁大眼,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感觉自己受到孙女婿的背叛。
百官肃然而拜:“臣等领旨!”
冯道恼火道:“老夫问你,为何要撺掇陛下亲征?你可知此一战,凶险有多大?陛下刚刚即位,根基不稳,天下藩镇还在观望之中,一旦战事不顺,内忧外患一并爆发,大周可就完了!”
只可惜历经五代乱世,竟然没有一个皇帝和王朝享国长久。
“你当真想去?”柴荣笑道。
属于他们这一代前朝老臣的时代,终究过去了。
朱秀揖礼,朗声道:“臣赞同陛下亲征!而且兵贵神速,越快越好,决不能给刘崇反应时间!”
之前受王殷叛乱牵连,他被先帝贬黜澶州,虽说后来查明他和王殷并无关联,但也着实受到惊吓,生了一场大病。
直到等到大周崛起,郭氏天子显露人主气象,冯道才重新燃起希望。
他极力反对柴荣亲征,就是怕锐意进取的新天子在即位之初惨遭败亡,大周二世而亡。
王溥则微笑不改,似乎已经料定朱秀会怎么说。
冯道拐杖咚咚敲地:“这些老夫当然知道!可相较于获利,首先要考虑的是战败后果!
范质还在思索战与不战的利弊得失,他更多从钱粮军备等后勤方向考虑。
他倒也没多问这些消息朱秀从何处得知,只以为是武德司的情报功劳。
冯道没有理会,拄着拐杖佝偻腰身,小老头生气时腿脚相当利索。
柴荣站起身,环视众臣,沉声道:“命郑仁诲为开封留守,主持日常政务。
朕命邢州安国军节度使刘词督押粮草为后军,你为副手,在朕之后十日内抵达泽州!”
柴荣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面上终于露出些许笑容。
“这个嘛”朱秀仰头望望天,很认真地道:“天意!我认为天意会让大周取胜!”
“诚如老相公所言,此战不确定性极大,但同样的,如果战胜刘崇,扫退敌军,收获也相当可观!
新君即位,第一时间就把他召回来,出任枢密使,加同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列。
柴荣嘴角含笑,稍稍扭头朝后宫方向示意了下,朱秀会心一笑,微微点头。
朱秀想了想,后军就后军,总比不能上前线强。
朝廷里能人辈出,新天子英姿勃发,他坚定不移地相信,大周的未来是光明的。
他心里有黎民苍生,也有一个大一统的愿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