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政务难题-《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1/3)页

    当前大陈朝的政务可谓是一团乱麻,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哪里是重点。

    仿佛处处都是着火点,处处冒烟,却不知该先救哪一边。

    有漕运上的问题,也有县治上的问题,有旱灾和水灾,还有闹匪患,流民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太子想了想,问道:“既然不说笑话,那就答题吧,就算是本王考考你。”

    赵承胸有成竹道:“殿下请讲。”

    “第一个就是漕运的问题。”

    大陈朝太祖打下了江山,传到太宗,太宗便南下打通运河,选取的多是河与河之间的平地,役使百姓开掘,从南开到北,从下京金陵直到中京宛丘。

    为什么不挖到上京呢?因为上京太冷了,到了冬天运河变成了冰封的,不能运输,开凿出来也是白搭。

    大陈的国土辽阔,西高东低,所以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开凿运河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横着的线纵向贯穿连接起来。

    这样的话,运河便形成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一个简单网状结构。

    开凿运河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贯穿了无数条河流,动用了数十万民夫,百姓怨声载道,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引发了三王之乱。

    不过运河一旦凿通,运力费用锐减,百姓的生活也因此而受益,可以说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太宗背了几十年的骂名,但是到了如今,百姓们却开始交口称赞起运河来。

    有了运河,省去了贯通南北修路的麻烦,更使得国家的粮税收入涨了一大截。

    没有运河之前,粮税很难收,由各地收取后,往往折算成银,再运往上京。

    在这个环节之中,就会出现许多贪腐的手段,而且十分隐蔽,防不胜防。

    有了运河之后,粮食本身就可以装船运往上京,没有经过折银,自然也就减少了腐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