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六字处理法-《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1/3)页

    在温碧萱的坚持下,赵承被接到了温府中治疗和养伤。

    这一箭是贯穿伤,弩箭射穿了肩胛,从右肺穿过,又从前面穿出来,但是整支箭还是留在了赵承的身体里,所以温碧萱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只有一件衣衫被血染透了。

    当他再醒过来的时候,那支箭已经拔出去了,伤口还涂抹了药膏进行处理。

    不过赵承感觉自己整个胸膛都疼得厉害,全身发烧,想必是炎症反应。

    温碧萱坚持不要府中的丫鬟伺候,无论是涂药还是换药,都亲自动手,一直衣不解带的照顾赵承。

    也许是温碧萱照顾得细致,也许是赵承命大,这一箭并没有立刻要了他的命,硬是挺过来了。

    但是太医署来温府对赵承进行了救治之后,很明确的叮嘱过了,这个“箭疮”容易迸裂,要有许多禁忌。

    这并不是太医署的医生们医术不精,而是古代最难医治的就是箭伤,比起刀砍斧劈,箭伤死亡率要高出太多了。

    即使到了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大腿中了两箭,以他的身份,什么医生找不到?什么药物找不到?可是十几年过去了,最终仍死于“箭疮复发”。

    别说古代的医生,即使放在现代,一旦被箭支射中,反复发热发炎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箭支射中人体后,会有许多残留的异物留在身体之中,这些异物不清除,即使伤口已经缝合,仍然会“箭疮迸裂”。

    赵承中的这一箭,距离比较近,而且箭杆很光滑,没有破碎,这对他的恢复十分有利。

    温碧萱将一块手巾浸在温水盆中,稍加浸泡后略略拧干,敷在赵承的额头上,利用水的蒸发帮助他散热降温。

    看到赵承睁开了眼睛,惊喜的叫道:“你醒了!”

    赵承想咳一下,但呼吸稍微重一些,整个胸腔都如同撕裂一般的疼痛。

    “大概是肺破了还在出血,必须要引流。”赵承虚弱的说道。

    温碧萱不懂什么叫“引流”,但是看到赵承醒了,就意味着他挺过来了,急忙令人去太医署请太医。

    太医署位于皇城的西南角,占据了很大一块位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