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为了三石粮也要留下-《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3/3)页

    也是机缘巧合,刚刚要出城的郑吉就碰到了这份立契的差事,误打误撞遇到了赵承。

    当然这个时候,郑吉还不敢确定眼前的年轻公子就是新任县令,但是每月三石米真的打动他了。

    这三石米在原石县可比什么都值钱,而且如果真的是新任县令,跟在这位贵人身边,必定有好处。

    虽然他郑吉已经老迈,不求飞黄腾达了,可是给自家的子侄辈留一个机会还是能够做到的。

    赵承正缺书吏文员,这位老先生的一笔小楷相当不错,而且年纪大的人都比较稳,能雇到这样一个吏员,又何乐而不为呢。

    “老先生如果愿意应聘,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不知老先生脩金几何?”

    郑吉既然打算应聘,自然是要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便反问道:“不知东主所需何职?”

    他抚了抚胡须说道:“不瞒东主,老夫乃是贡生出身,虽然未能中得举人,但对钱粮、刑名事概不陌生,至今仍能背诵《大陈律》一字不错。”

    这就是郑吉在展示自身的价值了,如果他猜对了,这位年轻的公子真的是新任县令的话,说不定就能得一个衙门内的身份,那可比每月三石粮要强得多了。

    钱粮可不仅仅是会计,比起账房先生来不知要高了多少。

    因为提到钱粮,一般指的就是衙门内的行政事务涉及到赋税事宜的,因为要处理许多账册,不但要明白衙门内办事的流程,懂得承上契下,还要非常耐心。

    大陈朝的赋税工作十分繁琐,涉及到钱粮的共有五大类:征收赋税、编造账册、征收押运粮草、查灾赈灾、新旧官员账本交接。

    能做钱粮,相当于“经济顾问”,可以规划一县之经济,绝非普通账房。

    而刑名就更厉害了,刑名指的就是从批阅供词、查验证据,到拟定判决、复审案件等各个环节全都通熟。

    县衙中文吏若是精通例律法规,做个典史都绰绰有余。

    赵承听到郑吉开口便是“钱粮、刑名”,这都是衙门里的事务,想必这位老先生已经猜到了自己的身份,便微微一笑道:“说实话,钱粮和刑名都缺人,就是不知老先生能做到哪一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