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行路威驰-《长乐主》


    第(1/3)页

    祖珽携自己之独子祖君彦,躬身立于车马之侧,给宇文邕和高宝德二人问安。

    “孝徵不必多礼。”

    宇文邕以手轻扶,高宝德则是仅作颔首。

    “这是臣之孽子君彦,今后就随珽同在之主公麾下任听调遣。”祖珽抚须道。

    转而回头,怒斥祖君彦,然后又朝宇文邕拱手补充道:“臣子君彦,粗通文书,博学强记,属辞赡速,如若主公有文书之类的吩咐,尽管交给他。”

    “那君彦日后,可有的忙了。”宇文邕浅笑。

    祖君彦听其父命,上前拜礼。

    祖君彦?

    高宝德闻声,倒是有些差异。

    她隐约记得,祖君彦日后在隋末之际,也是颇有名望的。

    史书上载,隋末之时,祖君彦替李密,多次起草讨伐隋炀帝杨广的檄文。

    隋炀帝杨广,就是篡夺宇文氏大权的杨坚之子。

    高宝德爱屋及乌,对他父子二人,可是恨之深切。

    日后到了大周,可别让她瞧见杨坚。

    再说回祖君彦,《讨炀帝檄即》《为李密与袁子干书》《为李密与李渊书》《为李密檄洛州文》尽皆出于其手。

    可若要说流传千古,最有名的一句话还得算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第一世的记忆力,高宝德甚至就是“罄竹难书”之由来。

    顿时,高宝德对祖君彦好感猛增。

    杨氏篡夺阿邕的天下,得位不正,心术深沉。

    杨隋享国日短,又有祖君彦这等臣子斥骂之。

    骂得好!

    高宝德心中畅快极了。

    只是后来,祖君彦于大业十四年,为洛州刺史王世充所杀。

    “在想些什么?”宇文邕撇头见高宝德面上这般多变的表情,不由得有些好笑。

    他出声试探道。

    “没有没有,只是一些小姑娘的心思罢了。我们行路罢,长安据邺城,也需要些时日。”

    的确如此,长安是汉室旧都,位在关中。而邺都在其东北,顺江而上。

    舆图上看,若非急行军马,想要赶至长安,也需要旬日甚久。

    自邺都至长安,千里良驹,旬日足以。

    可毕竟是舆马缓行,车舆之上,有女幼病弱,疾驰不妥,因而高宝德同宇文邕,并之祖珽,约莫估计一下,到长安则需二十日之久。

    “缓行安稳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