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嘿,朱老四,接锅!-《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3)页

    虽然不太情愿,不过谁让周延儒现在就是狗腿子呢?

    他立刻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南京这一次之所以闹这么大,是因为南京有另一个六部,他们虽然大多闲职,但在仕林中的影响非常大,联合勋贵,自然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了。”

    “这股力量阻扰了朝廷的改制,臣以为,从此以后,不必在南京再设立六部。”

    他此话一出,一边的吏部尚书王永光有些震惊。

    “周阁老,你……”

    “王尚书,此事非同小可。”

    王永光说道:“没错,此时非同小可,就更不应该如此轻率提出来,金陵是太祖定都之地,怎可说废就废?”

    这里面还牵扯到另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

    如果真的要废掉南京,就是在打朱棣的脸。

    本来大明朝的首都在应天府好好的,为什么跑到顺天府来?

    还不是朱棣。

    朱棣当时迁都北京与两层考虑:

    一、避开南京的权力旧贵,让自己的政策能施展开手脚。

    二、北平作为北方重镇,立南京太远了,如果一直还待在南京,朝廷势必要在北平增加军队,这样不是在培养第二个朱棣吗?朱棣本身肯定是不干的。

    所以迁都到他的老巢是最好的选择,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是优选。

    但法统上,就处理好。

    于是朱棣跑到北京,也不是说直接就迁都,而是说北平行在。

    意思就是北平现在是皇帝临时待的地方。

    等到北平的朝廷搭建差不多了,大家也都接受皇帝在北平了,再宣布说北平该北京,同时南京以为是大明朝的国都。

    注意哦,不是陪都,是国都。

    只不过大明朝有两个国都。

    这样即解决了政治问题,又解决了军事问题,来解决了法统问题。

    一举三得,简直是完美。

    那么现在如果废除掉南京,就等于推翻了朱棣的法统问题。

    于是大家在讨论南京取消首都的问题的时候,就会追溯到靖难之役。

    想当年啊,就是朱老四起兵到南京,才导致多了个北京,导致现在南京首都被取消。

    什么清君侧,首都都换了,这不就是造反吗!

    这相当于这一口大锅摔在了朱棣的坟头。

    嘿,朱老四,接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