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徐寨驿站,由前王徐寨前左所改过来的。 莱州知府丁悟,登莱兵备副使梁楚庸,坐在驿站大厅的餐桌边,轻声说着话。 “梁兄,听说张抚台是你的座师?” “是的,嘉靖三十二年,张抚台以翰林清贵,主持顺天府乡试,侥幸刷到了晚生的卷子。鹿鸣宴上,张抚台还悉心指点了晚生一番,晚生才能在会试中再进一步。” 看着梁楚庸眼角的得意,丁悟心里那个嫉妒羡慕恨啊。 “梁兄真是好运啊,居然能拜张抚台为师。满朝上下,谁不知道,张抚台不仅是太子侍讲,还是太孙侍讲。两代储君,张抚台都有师生之情。圣眷连绵,可保数十年不衰啊。 梁兄,以后你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可不要忘记曾经一起在王徐寨驿站,一起吃过饭的丁悟啊。” “丁兄客气了。谁不知道,你的座师可是新郑高公啊。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东宫殿前,论信任,谁能比得过新郑公呢?” 丁悟长叹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梁兄有所不知。在下是山西潞州人,侥幸被新郑公刷到卷子,按理说,当归晋党一脉。 只是这些年,丁某仕途不顺,一直转历地方,难入他们的法眼啊。嘉靖四十年,丁某进京述职,曾经向陈希学、张四维两位府上投了名帖。 陈希学府上仆人狗眼看人低,看不起还是通判的丁某,直接把名帖丢了出来。张四维府上,倒是索要了在下的文章。可惜丁某的文章写得稀松,张四维回了句安慰的话,再无下文。” 梁楚庸凑过头去说道:“丁兄,伱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啊!当初要是投入陈希学门下” 两人想起满门被杀,死得干干净净的陈希学一家,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丁悟满脸苦恼道:“新郑公学生众多,不缺丁某这么一位平庸之辈啊。” 梁楚庸听出来,这位有改投门径的意思。 可是这事他做不得主,他自己连师门都还没拜上,怎么敢胡乱应这个话呢。 “咦,张抚台怎么还没来?”梁楚庸故意问道。 “张抚台先找驿馆的驿卒们问话,在偏院里,还得等一会。”丁悟答道。 这里是莱州府,他的地盘,一切事宜都是他来安排。 “哦,”梁楚庸哦了一声,顺势一转,把话题转到其它方面。 张居正在偏院召集王徐寨驿站驿丞和驿卒,与他们谈话。 一边问着话,张居正一边在心里琢磨着国朝的驿站制度。 根据太祖定制,大明驿站分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 而水马驿又分马驿和水驿。 水马驿是国朝数量最多的驿站,陆路是马驿,有水路的设水驿。 王徐寨驿站是马驿。 两个水马驿之间,正好是一天的路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