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0章 土法流水线(上)-《食王传》
第(3/3)页
王况是有些杞人忧天了,病坊制度从建立开始,一直到满清入关后中止,中间只有蒙元一朝没有这个制度,即便是后来南宋积弱,晚明腐朽,病坊制度始终在中原大地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王况不知道这个情况,他还是用了表格的形式,将自己能考虑到的问题及今后的思路都写了下来,洋洋洒洒也有十几页纸,直接丢给长孙煜让他帮着转呈了,别驾本来就是负责民生这方面的事情,奏折丢给他转上去,肯定要落到臭老酸手中,王况就不相信,面对可以流传后世的丰功伟绩,臭老酸能不动心?
奏折的事情解决了,罐头的流水线生产也就提上了日程,因为哪怕是李老二肯采纳王况的办法,不再硬性规定各州必须储备的罐头了,这需求量也是惊人的,哪怕你是各州都设立了作坊,全靠手工来做,需要多少人力?人家还要不要种地了?
所以,流水线必须建起来,还是土办法,用水车带,王况的初步设想是,作为储备的菜肴罐头,只要做一样就行,那就是梅菜腊肉,这个菜肴甚至都不需要用到厨师,不用厨房,只要将梅菜干泡发好,挤干水分,再与洗净切好的腊肉混匀了装罐,封好后投放到水中煮上半个时辰就得。
这中间牵涉到的罐装可以用人工装,也可以用机械实现,上面,煮的时间也可以用机械来控制,这些从理论上都不难,只要水车足够大,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就行,第一代老式车床都可以用水车带动,一架水车要带动好几台车床,何况只是个流水线及上面的附属设备呢?
做东西都要从易到难,王况准备做的第一个流水线就是简单的传送装置,一直在罐装之前都由人工操作,一罐罐封装好的罐头,只须头朝上放到传送带上的一个个托盘里,托盘用机械的办法做到定时移到大锅中煮上一个时辰,然后又能自动的移出来到融化了的蜂蜡池里浸泡一下将盖子和竹筒中的缝隙填上,同时也将竹筒表面锅上一层蜂蜡,保证空气不能渗入,再移出来就是成品罐头了。
-\ |书友上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