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西瓜-《食王传》
第(2/3)页
王况接过来,打开了看,迅即是一阵的狂喜:“哈哈,有西瓜吃了。”布袋里,足足有一百多粒的西瓜籽,侯君集敢送过来,肯定是要有一些把握的。
以前没来唐的时候,王况就知道史料上记载说汉时就有西瓜传入中国(另一说法是神农发现了西瓜,最初是叫稀瓜,后来以讹传讹成了西瓜,灰雀取从外地传入的说法),从传入起就是叫西瓜,但这十多年里,他楞是没见着半个,不要说坊间市面上,就是李世民的皇宫里面也是没有的,这一点,掌管尚食监的小六子和掌管皇庄的廖小四最有发言权,他们是听说过西瓜,但都没见过。
王况念叨西瓜不是一次两次,对于小东家整天的挂在嘴上,还特地的让人去找的西瓜,高三心中的期待可也不低,能让小东家上心的东西,绝对都是好东西,现在一听王况大叫有西瓜吃了,也是一阵的狂喜,又蹦又跳的,冷不防,腿上一痛,却是王五不知道从哪里抄了把笤帚来,不满的盯着自己。
为什么史料上记载说西瓜早就传进中原而实际上没有找到,为什么让崇文馆的那些书吏们帮着自己去翻以前的书,都明明白白的找到了有关西瓜的记录,但从没人记得有吃过或见过西瓜长得什么样的,为什么就连皇宫里也没有西瓜,这个原因对王况来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有了西瓜籽,那么一切就成为了可能。
去考证西瓜在中原消失的原因已经没了意义,中原战乱这么多年,尤其是汉末起码有百年的大乱,晋时好不容易喘口气,随即又是百来年的战乱,皇帝那是真真叫个轮流当的,你方唱罢我就登场,民不聊生,大家吃都吃不饱了,还会有心思去种西瓜这种不能当饭吃的作物?
相反的,高昌虽然是地处偏远,偏生是远离中原,战火烧不到他们那里,就是乱,西域的乱通常都只涉及到贵族之间的争斗,要乱也只是宫廷上层的乱,对民众来说,谁当国主没什么不同,所以那里能保留有西瓜也就不足为奇。
西瓜其实是一种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的水果,尤其是王况有璃棚这个利器,瓜果类的作物,要强的就是日照时间要长,但日头不能太烈,而且早晚温差大更有利于糖份的生成。还有一点,许多的作物,如果种在含铁高的红土地里,其甜度也要高过种在黑土地的同一批次种子出来的植株,比如说番薯,比如说玉米(可惜,玉米还没找到,建东都没站稳,想向大洋另一端的大陆发展还要许久)。
种西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简单的是对土地的肥力要求不是很高,当然了,如果想要高产,那是肯定要催肥的,可那样种出来的西瓜,产量是上去了,甜度也能上去,但营养价值可就少许多,原本需要三个月才能长成的东西,你用来两个月就催熟了,能有什么营养?而且西瓜可不仅仅要吃的是甜,如果要甜要水份,直接喝糖水不就得了?西瓜自有其本来的清香,能降薯靠的不是水份和糖份,靠的是其他的微量的东西。
种西瓜的难就在于西瓜的病虫害比起其他作物来说要高些,不过这难不倒王况,家里那么多人,每人稍微培训一下,闲暇时间去地里瞅瞅,有病虫害很快就能发现,病害么,王况没办法,虫害则简单得多,生物防治法子多的是,只有病害,那是需要种瓜的人去慢慢摸索了,而且王况的侯府又是和农田隔绝的,再是传染性高的病害也很难找上门来。
“去,去看看璃棚里有没种东西,如果没种,就留下五分地来,如果满了,就挑那快成熟的地块,等东西成熟了后将地留着,不要再种东西了。”王况兴高采烈。
“小东家,现在正是夏天呢,谁会在璃棚里种东西啊?”高三被王五扫了一笤帚就不敢再蹦了,连说话也小声了许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