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西瓜-《食王传》


    第(3/3)页

    这句话可把王况点醒了,春夏季一直到秋初的璃棚可不都是空着的么,这个时候往里种东西,那是吃饱了撑的,璃棚内的温度高,不要说夏天,就是秋初人进去都要热出满头大汗来,不行啊,一亩来地呢,可不能就这么闲着。得想办法让璃棚一年四季都能派上用场才行。

    可璃棚顶上的璃瓦都是一片片的粘着,就是要防止大风将那只有巴掌大的璃瓦给刮跑了,想要把璃棚在夏秋季都利用起来,就必须将璃瓦给揭了,可是粘那么多的璃瓦所需要耗费的工时不少,一亩来地的璃棚所用的璃瓦,可是足足用了十几个工匠,花了两个多月才粘好的,如果每年都要这么干,那不要把人累死?支付工匠的工钱也早就超过了将那一亩多地利用起来所节约的钱。

    看来势必要开发大璃瓦了,厚度可以降低一点,但不能降低太多,太薄了,经不起暴雨砸,万一再来个冰雹就更不得了,普通瓦砸了也就砸了,没几个钱,可璃瓦不同,这些年无论怎么降成本,还远远达不到可以让普通百姓能承受得起的地步。

    而且,如果是用大璃瓦,而且是秋末开始盖上,到了春中就揭开,也就没必要再用糯米加猪肝和鸡蛋清做成的粘合剂,只需要用石灰就可以,能封住热气不往外跑就成,这么一来,重新盖璃瓦的工时就能大大缩短,三五个人两天就可以完成。

    大概是侯君集进宫禀报的时候,徐国绪碰到了他,从他那得到了消息,当晚,号称大唐第一吃货的他就不请自来,直嚷嚷着要王况把西瓜籽赶快的种下,他可要尝尝这只在传说中存在的美味。听那口气,简直是恨不得当晚种下,第二天眼睛一睁开就能吃上西瓜似的。

    自然烧大璃瓦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谁让他管着璃窑呢,而经过近一年烧千里眼镜片的磨练,璃窑里的匠人技艺那是提高了不少,以前用碳烧,温度不够高,流动性不好,现在有了石碳,温度一下提高了许多,这点从最近烧的璃器渐渐的变大,成品率也提高了不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接了任务的徐国绪乐颠颠的跑了,连茶也没喝上一口,说是要赶快的赶到郊外的璃窑去交代一下,让匠人们第二天就开始试验,要是去晚了,城门一关,这长安可不比建安,他一报王况的名,哪怕再晚,守城门的兵也会帮他开门,长安的城门,即便你是相公,除非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否则晚了就晚了,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城外找一处地方过夜的。

    第四五二章 西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