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便胜却人间无数-《从水浒到洪荒》
第(2/3)页
陈福生提议,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三人中,燕青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填词虽称不上高手,却也略懂。
许贯忠不用说了,看他的打扮,胸中定是饱读诗书。
只是,听闻了陈福生的话,许贯忠好奇的看了陈福生一眼!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以前总是听闻故事里有班门弄斧,没想到今天却真真的见了。”
你道是为何?
读书之人,自有其独特的气质。或是迂腐,或是呆,或是通透豁达,或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都有其特有的气质。
这种气质,是掩藏不了的。
许贯忠是书堆里打滚,真正的把书读透的人。一打眼,他就看出来了,陈福生不像是一个读书多的。或者说,不是读了太多儒家经典的人。
甚至于,陈福生不像是一个道士!
因为,他没有道士骨子里的那种出尘的气息。
在他看来,陈福生的出尘气,不过是表象罢了。
他的内心中,执念颇深,善恶十分分明。更有无穷的欲望!
哪一副出尘气不过是沾染上的罢了。
在之前,她看见了陈福生的桌子上,竟然有牛肉,而且看样子吃了不少。
许贯忠就知道,眼前的这个人,看起来是道士,但是道士所守的那些清规戒律,怕是对他而言,都是虚设罢了。
所以,当下许贯忠拒绝了陈福生的提议。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强者对弱者的善意罢了。
不管怎么说,陈福生的实力,他还是隐隐约约可以感知出来的!诗词上的弱者,不影响在其他方面不是强者。
“小乙哥,陈道长,诗词文章不过是小道罢了!既不能兴邦救国,也不能,上阵杀敌。与国于己,无济于事。索性,不谈也罢!”
陈福生听见了许贯忠的话,也不以为意。
本就是随口一说,应就应下,不应就算了。当下,就聊了一些各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
与达人交,久不愿醒!有一说一,许贯忠给陈福生带来太多的震撼了。
此番世界,大宋以及周边国家地形地势,犹如在许贯忠鼓掌之中。听得他娓娓道来,就好像真的置身于实地,亲眼见了华山的险峻,天山的晶莹。秦岭的雄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