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恰巧说明了,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皆无以奉宗庙也。 遭受徐州、兖州与沛地包围的豫州鲁国相,经过多年心惊胆颤,在看到玄德公进封汉王,又摄大司马与豫州牧时,终于放下了身为儒士的道德包袱,立即携带鲁国相印绶,前往京都雒阳交给汉王处置。 而同样的豫州陈国相与梁国相,也效仿鲁国相,在郡国兵被袁术击破后,诚若不是兖州出兵相助,两地的官吏都跑不掉。 先有恩德在前,汉王又有拥豫州牧之权,哪还有反抗的余地,还不如趁此机会投靠,为崭新的汉家重新发光发热,或许亦有机会再为两千石。 听闻玄德公已在雒阳进为漢王,出兵攻打梁、陈、汝南、九江四郡国的太史慈、管亥、乐进、张超、鲍信、臧霸等人,无不争先恐后,皆求建功立业以报汉王器重之恩。 太史慈、乐进、臧霸更是屡次先登攻打城头,仅仅只在建安二年的正月与二月之间,便已然全克梁、陈两国,大破汝南郡纪灵麾下袁兵,纪灵屡战屡败,最后只带剩余千人狼狈逃回庐江。 在九江攻打袁术的太史慈,也已经攻取阴陵、西曲阳、当徐、义成、平阿五县,兵锋直指肥水南面的寿春城与北边的下蔡县。 因此地临近河畔,反而不好掘土攻城,况且袁兵以肥水据守寿春,除非先攻破上游的下蔡县,择时用水淹城,才能快速攻破此地。 但用水淹城影响太大,初平四年,汉王攻打兖州濮阳也未曾用河水淹城,即便立功心切,太史慈又怎敢冒汉王之怒,来引水灌城。 只能策马徘徊在肥水北岸,日夜苦思冥想过河攻城之策。 不同于太史慈急迫的心情,困守在寿城城内的袁术在府邸大发雷霆,把身前案台一掀,红脸高声怒斥兵败的纪灵。 “纪灵真乃碌碌庸才,非用兵之器,只可滥厕冠裳也!” “我将汝南托付给他,竟不敌黄巾贼首管亥与那武夫乐进?!” 袁术先前还对纪灵寄以厚望,嘱托他早日打退来犯之敌,然后趁刘备北顾之际,再去攻取豫州,为婢生子的袁本初减轻压力。 没想到袁绍一战而死,让刘备名气再次大震,纪灵也在汝南三战三败北,损军折将一败如水,以至于攻打豫州陈国与梁国的袁兵,后路被切断,全军覆没在了北面。 恰逢其时,东边的徐州下邳相太史慈也善用兵,刘勋更是被打得溃不成军,连阴陵县都丢了,此刻只能退守寿春。 面对如今种种困境,袁术又怎能不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