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当初也领教过此病症的厉害,军中士卒因此毙命者不在少数,自打从那时起,酷疟之疾一直让他忌惮不已。 “子修,亦所言在理,假使南边的蛮夷也时刻袭扰各县,倒也是件麻烦事。” 听到曹昂的建言,刘备略微地点头,赞同道。 虽说南蛮部落复叛会影响百姓耕地收成,但这也并非是停止度田的理由。 益州南边的蛮夷与豪强关系不浅,可以说彼此互为盟友,还交易各种生活物具,这些部落首领,恐怕更相信交往多年的豪强,而兴兵攻打县城。 不过他早就调度益德与周公瑾防患未然,一旦有事立即进兵出征,作为援军进蜀平叛。 再加上刺史满宠和孙策等官吏,要还平不了益州豪族兵祸与蛮夷,那便是人人都玩忽职守。 这样的阵容,就算孟德遇见了,也讨不了好处。 紧接着刘备的目光,放在了诸葛亮与孙权的身上,想听听两人怎么弥补缺漏,头戴帻巾的诸葛亮见状,正色拱手施礼道:“禀陛下,蒯主记与曹书佐已为汉家献得良策,亮绵力薄材,仅有一言愚见耳。” “当年叔父带着我等诸葛氏子侄数人,从豫章郡退往荆州南郡,途中偶遇不少山越百姓,观其大多居于山中,虽有耕田收成,无需缴纳赋税,却极缺盐、糖、布帛等生活用具。” “各地豪族以此相诱,使山越部落渐渐服属于汉,然后成其部曲。” “陛下,不如亦可采用此法,以汉家物资富饶,持续与蛮夷行商,以此诱使其心和蜀地豪强相离,此策唯一缺点,便需要耗费多时,短期成效则少。” 诸葛亮说罢,又拱手再拜。 他其实也本不想开口,奈何天子望过来,得陛下重恩,岂能不竭诚尽节,上答鸿恩。 刘备听完此策,不觉有些朗笑,说道:“孔明所言倒为子修的提醒,拾遗补缺了。” 行商贾之道,许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利弊,却还有不少官吏不愿行之,甚至抵触益州南部的蛮夷首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