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第十一章:吴合旧梦:红妆千里与寒夜惊心-《下辈子换我宠爱你》


    第(1/3)页

    晨曦微露,吴合古镇尚未完全苏醒,便被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雾霭温柔笼罩。

    空气中,清甜的桂花香与昨夜残留的、尚未散尽的喜庆硝烟气息奇异地交融,弥漫在青石板路与黛瓦白墙之间,为这送嫁的清晨添上了一抹既清冽又温情的底色。

    舒家老宅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洞开。

    门外,“她”(灵魂状态的舒洁)的目光瞬间被门前的景象攫住——姜珩(姜瑜民)身着大红色锦缎长袍,袍身以金线绣着繁复的云纹与瑞兽图案,在熹微晨光下流淌着华贵的光泽。

    他端坐于一匹毛色如最深沉夜色般油亮的骏马之上,身姿挺拔如松,胸前一朵硕大的绸缎红花,映衬得他面如冠玉,英气勃发中更透着世家公子特有的温雅从容。

    他的目光,如同穿越晨雾的暖阳,越过攒动的人头,精准地、带着灼热温度地投向老宅深处。

    “咚咚锵——!”

    “噼里啪啦——!”

    鼓乐骤然齐鸣,震耳欲聋!

    鞭炮如同被点燃的火龙,炸响着、跳跃着,此起彼伏的声浪仿佛要撕裂云霄,将所有的离愁与不舍都暂时淹没在这铺天盖地的喧嚣与欢腾之中。

    紧接着,令整个吴合镇都为之屏息的景象出现了。

    一百二十台嫁妆,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从舒家那深不见底的库房中缓缓游弋而出!

    每一台皆由四名精壮仆役稳稳抬着,朱漆描金的箱笼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箱盖虽合,但那份沉甸甸的份量,以及透过缝隙隐约可见的珠光宝气,已足以令人心驰神摇。

    路人纷纷驻足,伸长脖颈,惊叹声此起彼伏:

    “天爷!一百二十抬!舒家这是把半个家底都陪送了吧?”

    “瞧瞧那箱子!紫檀木的!光是这箱子就值老鼻子钱了!”

    “快看那露出的绸缎一角!是寸锦寸金的云锦吧?还有那玉如意……啧啧,怕不是前朝宫里的物件?”

    “姜家少爷真是好福气,娶了舒家这颗明珠,又得了这天大的陪嫁!”

    阳光似乎也被这浩荡的声势所吸引,奋力穿透云层,慷慨地将万道金光泼洒在这条流动的“金色河流”上。

    瓷器温润的光泽、书画卷轴古朴的雅韵、名贵药材特有的沉郁香气、以及堆叠如云霞般绚烂的绫罗绸缎……琳琅满目,金光闪闪,将舒家的泼天富贵与对这场联姻无以复加的重视,毫无保留地展露在天地之间。

    这条“金色河流”缓缓流淌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所过之处,只余下无尽的惊叹与艳羡。

    终于,那抹令天地为之失色的红,出现在了门廊下。

    舒洁(此世的新娘)在喜娘和丫鬟的簇拥下,莲步轻移,缓缓走出。

    她身着繁复到极致的正红色嫁衣,金线密织,绣着一对展翅欲飞、栩栩如生的凤凰,环绕着雍容盛开的牡丹,象征着“凤穿牡丹,富贵吉祥”。

    沉重的纯金凤冠稳稳戴在如云的乌发之上,垂下的流苏珠帘轻轻摇曳,半遮着她倾城的容颜。

    面若三月桃花,娇艳欲滴;眸含盈盈秋水,清澈见底,却又仿佛蕴藏着千言万语。阳光落在她身上,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晕,宛如九天玄女临凡。

    “她”(灵魂状态)的目光,穿透喧嚣的人群,与门前马上的姜珩遥遥相望。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眼中几乎要燃烧起来的惊艳、珍视与势在必得的深情。

    然而,这深情的目光尽头,是舒家老宅门前两张写满离愁的脸。

    舒老爷子舒芬,被两个小厮搀扶着,站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位曾经叱咤商海、威严赫赫的老人,此刻只是一个送别心爱孙女的老祖父。

    他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攥着一方素白手帕,颤抖着,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眼角不断涌出的浑浊老泪。

    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抹越来越远的、鲜艳如血的红色身影,嘴唇无声地蠕动着,似乎有千般叮咛、万般不舍想要诉说,最终却只化为一声沉重得仿佛承载了半生沧桑的叹息:“洁儿……我的洁儿啊……”

    风,带着凉意,轻轻吹过他稀疏斑白的发丝,仿佛也在低吟着这挥之不去的离愁。

    一旁的舒五爷舒瑞,俊朗的面容上,此刻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泪痕,与周遭震天的喜庆锣鼓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紧紧追随着那顶承载着女儿的花轿,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亡妻温柔的笑靥——当年,他也是这般,满怀喜悦与憧憬地将她迎娶进门,共同孕育了掌上明珠……那些甜蜜的时光碎片,此刻如同最锋利的针,扎在他的心尖。

    风,似乎也懂他的哀伤,带着呜咽,拂过他微微颤抖的衣角,与他心底翻涌的波澜无声共舞。

    他缓缓闭上眼,任由滚烫的泪珠滑落,砸在冰冷的青石板路上,瞬间被尘土与晨露吞噬,不留痕迹。

    再睁开眼时,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所有的脆弱已被一片磐石般的坚定与决绝取代。

    他望向花轿消失的方向,仿佛在对着虚空中的亡妻起誓:“阿婉……你放心……我会守好舒家……更会护好我们的洁儿……她一定会幸福的!”

    ------

    接亲的队伍蜿蜒如龙,缓缓驶离了温婉的吴合水乡。

    官道两旁,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阳光努力穿透层层叠叠的绿荫,在婚车华美的顶盖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婚车内,空间狭小而精致,铺着厚厚的锦垫。

    舒洁端坐其中,红绸盖头随着车身的轻微颠簸而轻轻摇曳,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

    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在寂静的车厢内格外响亮。

    “她”(灵魂状态)静静地“坐”在她身侧,像一个无形的守护灵。

    她能清晰地“看”到盖头下,舒洁那微微颤抖的长睫如同受惊的蝶翼,泄露着内心的紧张;也能感受到她脸颊上悄然升起的、滚烫的红晕,那是新嫁娘面对未知未来的羞涩与期待。

    车轮辘辘,碾过陌生的土地。

    舒洁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小心翼翼地掀起盖头的一角,将脸贴近小小的窗棂缝隙。

    她的目光贪婪地向外望去,试图将舒家老宅那熟悉的飞檐翘角、庭院里那株祖父最爱的老桂树、门廊下祖父和父亲那越来越小、最终化为两个模糊黑点的身影……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用力地镌刻进心底最深处。

    熟悉的景象飞速倒退,渐渐模糊,最终被连绵的青山和陌生的田野取代。

    “她”清晰地“看”到,一串串晶莹的泪珠,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毫无征兆地从舒洁那双美丽的眼眸中滚落,无声地滴落在她紧紧交握的双手上——那里,正死死攥着一枚温润的龙凤玉佩,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念想。

    玉佩冰凉,泪水滚烫。

    离乡的哀愁与对至亲的不舍,如同无形的丝线,随着车轮的前行,将她的心越缠越紧,几乎窒息。

    ------

    随着车队一路向北,踏入晋北地界,南国的温润被彻底抛在身后。

    天地仿佛骤然换了颜色。

    寒风,不再是江南那带着湿意的微凉,而是如同无数把淬了冰的锋利刀刃,裹挟着砂砾,呼啸着席卷而来,轻易便割裂了厚重的车帘,穿透了华美的嫁衣,直刺骨髓!

    天空变得异常阴沉而高远,灰蒙蒙的厚重云层低低压着,仿佛随时都会不堪重负,倾泻下冰冷的冬雨或初雪。

    举目四望,是望不到尽头的茫茫荒野。

    枯黄的野草在凌厉的寒风中伏倒又挣扎着挺起,发出萧瑟悲凉的呜咽。

    偶尔几丛干枯的芦苇,顽强地挺立着,在风中剧烈地摇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更添了十分的荒凉与死寂。

    “她”陪着舒洁坐在冰冷的婚车内,即使身为灵魂,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彻骨的寒意正肆无忌惮地侵袭着舒洁单薄的身体。

    每一次车轮碾过崎岖不平的路面带来的剧烈颠簸,都像是在舒洁紧绷的心弦上狠狠拨弄一下,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每一次颠簸,都是一次更彻底的告别,提醒着她,故园已远,前路莫测。

    舒洁再一次,带着无法抑制的惶恐,掀开了盖头的一角。

    窗外,是全然陌生的、粗粝而冷硬的北国风光,与她记忆中温山软水的江南截然不同。

    她的眼中盛满了茫然、忐忑,以及对那片再也回不去的温柔故土,深入骨髓的眷恋。

    姜家的迎亲队伍显然早有准备。

    几位穿着厚实棉袄的仆人匆匆穿梭在送亲队伍中,手中捧着精致的紫檀木盒。

    他们恭敬地将盒中一件件御寒衣物分发给舒家的送亲人员。

    这些衣物,内衬是柔软如云的顶级羊绒,中间填充着蓬松保暖的丝绵,外层则是细密厚实的贡缎,更在领口、袖口和下摆处,巧妙地织入了防风保暖的细密绒毛,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足以抵御这北地最酷烈的严寒。

    这份无声的体贴,像是一丝微弱的暖流,在寒风中传递。

    然而,这份暖意还未来得及真正驱散心头的寒意,异变陡生!

    夜幕低垂,荒野的寂静被一阵突兀而急促的马蹄声狠狠撕裂!

    那声音由远及近,密集如雨点砸落,伴随着粗野的呼哨、低沉的咆哮以及兵器相互碰撞发出的、令人牙酸的金属交击声,如同恶鬼的狞笑,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她”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她“看”到舒洁的身体瞬间绷紧,如同受惊的小鹿!

    原本紧握着玉佩的双手,此刻不自觉地死死攥住了嫁衣的前襟,指节用力到泛白。

    那张在红盖头下若隐若现的小脸,瞬间褪尽了所有血色,只剩下满眼的惊恐与无助,呼吸也变得急促而紊乱。

    车外,训练有素的舒家护送武士反应极快!

    领头的护卫一声短促有力的呼喝,武士们“唰”地一声,整齐划一地拔出腰间雪亮的佩刀,迅速收缩队形,将几辆载着新娘和重要嫁妆的马车紧紧围在中心,刀刃向外,在昏暗的天色下闪烁着森冷的寒芒!

    气氛瞬间绷紧如满弓之弦!

    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风声都诡异地停滞了片刻。

    紧接着,如同鬼魅般,数十个蒙面黑影从道路两侧的枯草丛和土坡后猛地窜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