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捷报与险境-《大荒河图》
第(3/3)页
不过,有关于寻找那位监军大人的下落,这件事情自然就是由乾清阳亲自接手了,毕竟无论再怎么说,那位监军大人的来历可都是离帝李敦民所派出来的,让乾清阳这个身份去调查的话,可谓是再好不过了。
只见乾清阳无奈的摇了摇头耸了耸肩,道
“王爷啊,这件事情事到如今,我还真是没有任何的线索啊,您所说的那个监军,就好像是突然人间蒸发了一样,自从在天柱山那里消失之后,我当时将手头上所有的人力全都撒出去搜查了,结果直到大军开拔,也没有搜查出来任何的蛛丝马迹,为此我还专门在天柱山附近留下了几个人手继续调查,不过看他们这阵子给我的回报,天柱山那里,仍然如往常一般,什么都没有发现。”
乾清阳对此也很无奈,他如何也猜不透,那个所谓的监军大人到底是在哪里,虽然说是失踪了,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他却什么都没有搜查出来,是连一丁点的蛛丝马迹都没有查出来,现在周敦颐这么问,他脸上又怎么挂得住呢?
“那位监军大人,若是再搜查下去还是没有任何消息的话,清阳,到时候回到金陵之后,孤便为那位监军大人,填为军中战死罢。”
周敦颐叹了一口气,那位监军大人其实让周敦颐看来的话,其实本质上人也不坏,正如同他所对周敦颐说的一样,他当初之所以做出来那般的举动处处针对周敦颐,完全是因为他身上的任务罢了,若是没有了那重任务的话,他又如何会与自己在那些时间当中闹出来那接连不断的矛盾和摩擦呢?
只不过,立场不同,最终才产生出来了那番的结局,现在那位监军大人下落不明,自己对此也只能表示无奈了。
“清阳,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不出半个月的时间,军队便会抵达江夏城附近,只不过,孤有一事,在此之前,还是想要与你以及公瑾商讨一番。”
周敦颐转身坐进了马车,而后他招呼着乾清阳和周瑜也坐上来。
待得这两个人也上来了之后,周敦颐拉下了马车的帘子,按下了马车内部的一个机关按钮,只听见马车发出了一道机关运转的声音之后,便没有什么变化了。
“关于行军目标,孤还是有一些想法,只不过,孤一人还是有些势单力薄,所以想要从你们二人的眼中看看,能不能看出孤这些想法有什么需要补足的地方。”
周敦颐说罢,从马车的一个箱子里面翻出来了一张南离全境地图,他将地图摊开摆在马车里面,看着周瑜和乾清阳看向地图的眼神,周敦颐伸出手掌,将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地图上比划了出来,而后顺势一路北上,周敦颐的手掌,停留在了南离境内的一座城池上面。
只不过,这个城池,并不是江夏城,而是。
襄阳城。
“襄阳城?王爷,您这是何意?”
周瑜有些有些疑惑,他显然还是没有从周敦颐的这些举动当中看出来周敦颐的那些想法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
“莫非王爷您是想说,您北上的目标,并不是江夏城,而是襄阳城?”
可是没过一会儿,周瑜就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一样惊呼道。
“可是襄阳城这个地方,是由潘美一直掌控其中的,潘美的性子,王爷您也是知晓的,瑜,若是王爷您想要行军襄阳城的话,瑜实在是不认为这是一条合理的行军路线,还请王爷三思再下定论。”
襄阳城?
那个地方虽然名义上是南离城池,但是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被南离正儿八经的统辖过了?尤其是在如今的襄阳太守潘美上任之后,襄阳城就变得越发游离于南离帝国与中原诸国当中,宛若是成为了一个中立势力一样。
对于周瑜来说,此番北上,他们的这支商州守备军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渡河去往江夏城先行与白起他们的北一军汇合之后再做下论。
而不是竟然胆大妄为的将军队直接开赴襄阳城,襄阳城那个地方,南离帝国有什么需要去理会的?
“正是因为潘美的原因,所以孤才会选择此番将大军开赴襄阳城,若是按照以往的话大军开赴江夏城的话,孤觉得,总归是有一些漏洞在其中的。”
周敦颐微微摇了摇头,他心中的打算,还是需要将大军开赴襄阳城才能得到最根本的实现,若只是将大军开赴江夏城选择与白起的北一军汇合的话,反而有一切美中不足。
“清阳,你怎么看?”
看着周瑜脸色有些难看,周敦颐问起了乾清阳。
而乾清阳也是摇了摇头,他先是看了几眼襄阳城的位置,而后抬起头看向周敦颐,犹豫了一阵子之后开口说道
“王爷,您的安排,有些偏离风王爷原本的安排了吧。”
乾清阳的这一句话,让周瑜再次陷入了疑惑当中,因为周瑜是压根就不知道风不平的事情的,但是周敦颐在听到了乾清阳的这一句话之后,也是陷入了一番沉思当中。
“清阳,风王爷的安排,孤不反对,只是,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是容许孤将大军开赴襄阳城了,潘美,是南离迟早都要收拾的。”
周敦颐沉思了一阵子之后,如此说道
“潘美一族将襄阳城纳为己有十几年了,清阳,当年让潘美坐上襄阳太守的是孤,而十几年过去了,该去见潘美的也理应是孤。”
周敦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经过了十余年的时间,他如何不后悔当年自己的所作所为。
力排众议的将潘美这个叛来的魏国将领封为襄阳太守兼掌襄阳兵权,使得潘美一介太守竟然成为了一个天高皇帝远的襄阳土皇帝。
“王爷,您当年的安排,我并不知晓您当年心中盘算着什么,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您,将大军开赴襄阳城,是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的,若是那潘美没有如您当年所想的那般,此番开赴襄阳城,将会成为一招险棋。”
乾清阳有些深意的看着周敦颐。
他倒并不是有多么的反对周敦颐如此做,只是,他需要提醒周敦颐的就是,现在他们好不容易已经将局势变得格外的好,若是此番因为将大军转道开赴襄阳城这个决断而使得他们再次落入险局的话,周敦颐,是要做好承担责任的后果的。
“清阳,你所说的这些,孤都明白,不过,襄阳城与潘美,孤当年所做的事情,无论潘美这十余年过去了是否未变,孤都要去见一见他。”
周敦颐咬了咬牙。
他当年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将襄阳城这个远远比江夏城更适合作为南离帝国边境重镇的城市交到了潘美的手上,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一番谋划?
只不过现如今十余年过去了,让乾清阳他们这些略微知道一些当年所发生事情内幕的人看来,那个潘美,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可能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
十余年前,潘美都能够作为一个魏国将领叛逃加入南离帝国,十余年后,潘美又何尝不会再次对南离帝国做出十余年前他对魏国的所作所为?
这一切虽然只是猜测不假,但是作为当年一手做出此番决议的周敦颐,是要为此而承担后果的。
若是周敦颐将襄阳城此番依然分毫不动的话将大军开赴江夏城,乾清阳就不会说这些了,因为襄阳城的引信还没有点燃。
但是既然现在周敦颐选择了将大军开赴襄阳城,那就意味着,周敦颐现在选择将潘美这十余年到底做了一些什么,公之于众。
“这一切的后果,孤,一力承担。”
。手机版网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