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武帝只不过顺水推舟,让这两人去探探太皇太后的态度罢了。” “果然,太皇太后没那么容易松口。” “但对于不知自己心意的窦婴两人也大失所望。” “如此一来,不用自己动手就让外戚的力量停止壮大。” “明白了太皇太后的态度,开始蛰藏自己的想法。” “也让其余儒家的人明白了他们能跟随的只有自己。” “只不过是用了两个人,就达成了一箭三雕的结果。” “不愧是能承大事者,天生的帝王,” 武媚娘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 【同年,匈奴派人来汉朝要求和亲,朝中以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争吵不休,经过一番争论,因战前的准备不够,刘彻采纳了主和派的主张。】 【公元前133年,王恢向刘彻提出了马邑之谋。以利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境,在马邑谷中设伏灭之。刘彻批准,但计划因行动不周而没有成功,王恢下狱自杀。】 【此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更加频繁地入侵汉朝边塞。】 【此时,主父偃、严安等刘彻近臣提议恢复与匈奴和亲,以换取国家的稳定,但刘彻并未对匈奴让步。】 天幕里的画面继续播放着, 未央宫内, 头戴通天冠,身披绛袍的刘彻闭着双眼一言不发。 殿下的群臣七嘴八舌的进言着。 “陛下,汉匈之间大战没有小战不断,还是和亲为上,不要轻启战端。” “陛下!和亲政策,安边定略。一旦战败,不能复起!还望陛下三思!” 群臣们陈述利害,认为此时与匈奴开战十分的不明智,还是和亲为上。 “啪!” 刘彻一拍案桌,怒气喝道! “够了!” “七十余年,匈奴横行!” “士气蹉跎,国威沦丧!” “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朕已决定!四路大军全面开战!” 看着底下一片哗然,瞠目结舌的众臣。 刘彻一甩袍袖,铿锵有力的说道: “寇可往,我亦可往!” “此战!朕要明白白告诉世人跟匈奴人!” “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侵,刘彻下令四路汉军齐攻匈奴!】 【此时,卫青升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里的其中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 上架了,感谢读者们这些日子的鼓励! 也没啥太多好说的,爆更不起来这点我特自责,但的确个人原因限制比较多,就不说了。 反正,喜欢且有能力的可以支持一下。 喜欢但能力不足的可以去找找“资源” 不喜欢的……不喜欢的还能看到这我也很感谢了。 就这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