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巅峰时期的后唐,四分天下有其三!如果统一全国,那就是第二个刘秀!唐之光武!} {李克用:早知道当时应该用连弩对地图一阵突突!} {不是箭留少了,应该是遗言说错了。第一支箭攻灭刘仁恭、阿保机、朱温。第二支励精图治一统天下再造大唐。第三支效仿太宗休养生息再创贞观(狗头)} {李克用拿着199支箭说,这是罗马帝国(狗头)} {成不了,统一了天下还得去削藩。李克用父子已经对河北三镇妥协了,特别是魏博镇,你可以搜一下你就知道魏博牙兵是什么群体。} {五代之乱不是李存勖能平定的,他武略是不错,但武略有多高他文治就有多差!} {藩镇割据根深蒂固,不服中央。就连蜀地刚派两个节度使就自立了,难以削藩就注定难一统天下!} {五代武德过于充沛,一座城千百人就敢造反,不知道图的什么。感觉那时候造反习惯了,以至于当时的人没有天命正朔的意识,一言不合就反了。} {军营吃饭吃出个苍蝇,牙兵怒喝一声:狗上官!反了!} {五代造反差不多就是这样,反正挺莫名其妙。} {皇帝找节度使商量点事。节度使回去一想:陛下是不是想杀我?} {牙兵:大帅,反了吧!} {节度使:不让劳资活!反了!牙兵们提刀上路,纵兵劫掠。} {要是节度使说:也许有误会?} {牙兵:你太懦弱了!不配当大帅!咔嚓一刀砍了,众人立一个新大帅,然后同样道:反了吧!} {新节度使:……反了!} {普通人在五代不是被抓壮丁,就是被劫掠成军粮。} {对比一下五代时期那帮骄兵悍将搞的百姓民不聊生,大宋挺好的,起码百姓能过上安生日子,不用担心哪天哪個疯子突然就来屠城了。} …… 大秦。 嬴政拧着眉毛看完这一长串的话。 李世民属于没有短板的皇帝,隋末那种乱世局面下能统一也绝不仅仅是靠能打就行。 而这五代比隋末更乱,这种情况下光靠能打照样不行。 虽然不知这大宋是何人何时创立,但此人应该深知变通之道。 就是这五代…… 嬴政扶膝起身,缓步行于殿外丹台。 门口处的大秦锐士见帝王身形纷纷单膝跪地行礼。 微微摆动手腕,随后背负双手,抬头望天。 大体上看,兵将频繁反叛是大逆不道。 但嬴政却看到了另一层面貌…… 民众不“愚”了。 若是放从前,他定会拂袖而去,然后下令天下不得记录此事。 但是现在他有点迷茫了。 他感觉有一股莫名的大势将世间一步步推上远离“愚”的地步。 这不是法令能禁止的,而是…… “人之性……” 嬴政开始放飞思绪思考一个问题。 人性之本到底是什么? 他感觉治理和掌握天下的脉络就在这个问题里。 …… 后唐·庄宗时期 戏台上。 一身花衣的李存勖摘下脸上的面具,看着天幕目光闪烁不定。 “你说,朕是功绩不够吗?” “为何天幕不评朕的功绩?” 善友敛了敛袖口,痴痴笑道: “陛下,这不是很显而易见吗?” “谁都没统一天下,谁又都没治理好天下,并且都不长久。” “就像梁国三帝一般,既如此,每个皇帝是好是坏又如何呢?都是早死~” 伶人一甩衣袖,继续浅声吟唱着。 李存勖看着天幕,扣上面具,一阵清亮婉转的唱腔响起。 “诏~中书令~来!” …… 【唐明宗·李嗣源】 【沙陀族人,幼时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收为养子,赐名嗣源。】 …… 天幕上。 穿戴黑甲的将军率领一百名重骑从鸦儿军中射出! 宛如一股黑色旋风般刮入对面敌阵之中! 黑色的将士们挥舞长槊在敌阵中呐喊着左冲右突! 长槊过处,撩起的弧形血线在军阵上空飘洒如雨,一片血红,锐不可当! …… 【李嗣源是五代史中为数不多的明君。】 【论军事,过去随李克用征战已经功勋卓著。】 【手下的骑兵像坦克一般,最善于在战斗中横冲直撞,所以李克用命名他的骑兵为“横冲都”。】 【在李存勖讨伐幽州刘仁恭、契丹、后梁的诸战之中,李嗣源也是屡建奇功。几乎每次大的战役里,都有他骁勇的身影。】 【后梁、后唐期间,李嗣源和他的“横冲都”,天下闻名。】 …… 大汉。 刘邦舔了舔牙,一脸别扭。 你们姓李的打架是有什么说法吗? 怎么都喜欢学项籍那莽夫啊? 你也不是李世民后代啊! “啧,乃公看不得这些!” 好好指挥军队不好吗? …… 大唐。 殿内众人眨了眨眼,天上这人的行军风格好眼熟啊。 李世民看着天幕里不停冲杀的将军,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想当年,朕也如此勇猛! 可惜……朕好想领兵打仗啊! 如此想着的李世民不由瞥了一眼看着天幕的李承乾。 要不让太子监国,朕…… 正想着,突觉一股寒意自群臣中射来! 李世民面不改色快速扫了一眼。 那魏征正双目炯炯的紧盯着他。 ……乡巴佬…… …… 大宋。 “唐明宗啊……” 赵匡胤看着天幕,回忆往昔。 “李嗣源登基的第二年,正好赶上我出生。” 赵匡义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话怎么这么怪呢? “那时候你还没出生。” 废话!我比你小十二岁呢! “父亲身为后唐禁军将领给我讲不过不少唐明宗的事情……” “青山一战,唐明宗名闻天下。” “柏乡之战,笑傲梁军,立擒对方二将。” “征伐刘守光,运兵神速,连下数州。” “德胜口之战,与梁军拒于黄河,巧计迂回,袭破郓州俘虏王彦章。” “随后率领千骑,先行扑向开封封丘门,迫使敌将开门出降!” 赵匡胤望着天幕,嘴角带笑道: “继位之后又以宽厚治天下,刀兵罕动,五谷丰登……” “可惜啊,春秋即位……” “不然……” …… 【公元926年四月,六十岁的李嗣源在李存勖的灵前继位。】 【虽然行伍出身、目不识丁,文采什么的也比不过唐庄宗,但唐明宗的文治却是庄宗拍马也不及。】 【可以说在五代时期,论个人品质、事功德业,他都能排在很前面。】 【因为亲眼目睹唐庄宗李存勖是怎样失去了天下,唐明宗实行了一套利国惠民的开明政策。】 【驱逐伶人,清肃宫廷。大诛宦官,杜绝宦祸。】 【穷治贪官,平息民愤。奖励清官,改善官民。】 【拒受美人,将李存勖留下的千余宫女放出宫外。】 【后宫只留了“老成宫女”一百人,各级宦官三十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教坊乐队一百人。】 【在一票皇帝之中,生活如此节俭、宫中建制如此简单的,历朝罕见。】 【崇尚节俭,不事奢华,禁止中外诸臣进献珍奇玩物。废除内库,把贡品全部归入国库。】 【拒绝大臣兴修宫殿的建议,以减轻百姓负担。】 【同时下令严禁豪强官僚兼并土地,欺凌百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