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隆基盘坐在地,垂头丧气道: “源流尽归于朕也。” …… 【公元959年十一月,镇州、定州上奏说: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兵北上抵御。】 …… 天幕上。 晨光破晓。 大军来到陈桥驿。 此驿始设于后晋,位于汴梁东北约四十里处,是从京城出发北上前往燕赵的必经之路。 大军于此处扎营。 日暮时分。 军中正歇息休整,突一声大喝道: “快看!天上有两個太阳!” 将士围拢过来,顺着大喝之人的所指仰头看去。 日暮西沉之时,云层渐厚,日晕模糊。 一片朦胧中似有两个大光圈,一大一小,一黄一黯。 但阳光刺眼,终究看不真切。 “天有岂有二日?人岂有二主!” 将士们一惊,相互望去却不知是何人说话。 “听说,离京之前,京城早就传遍了:出军之日将册点检为天子……” “脑袋系裤腰上,刀口上舔血,为的就是混个好日子!你们说,那七岁的奶娃娃指望得上吗?” “这可是要造反啊?” “不是造反,是顺应天意!” “主上幼弱,我们出死力破敌,有谁知道?不如先册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为时未晚!” 话音一落,众将士俱都默默不语。 随即一众前往赵匡胤的营帐前。 …… 【在大军将出之时,京师传言:“将在出征之日,册立点检为天子。”】 【初三,大军抵达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一个号称谙知天文的军校名叫苗训,指点“日下复有一日”的天象,宣传改朝换代的“天命”。】 【当夜,将士们相聚议论,决定拥立赵匡胤。】 【当夜,赵匡胤喝得醉意蒙眬,拥被大睡。】 【初四清晨,一夜未眠的将士们握刀持剑,环立在赵匡胤帐前。】 【将刚刚酒醒的赵匡胤拥出账外,披上黄袍。】 【赵匡胤言:“你们贪图富贵立我,必须听我命令。不然,我不能做你们的主上。”】 【随后,颁布了入京以后的约束,率大军返回开封。】 …… 大汉。 “高手,这是高手。” 刘邦捋着胡须言语带笑: “这人是布局高手啊,一招一式全部都提前安排好。” “酝酿谣言,异像术数,黄袍加身。” “看来那郭威对他影响很大啊。” “不过,这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朕打赌,这小子一定在朝中留有后手!” 吕雉嗤笑一声。 “谁跟你打赌。” “此时禁军上下都是他的人,他既敢返回都城当然是已经拿下城门。” “还用你打赌?当我盈儿吗!” 刘邦倒也不生气,反而是纳闷道: “说起盈儿……你说他那么天真是随了谁了?” 吕雉闻言一阵憋闷。 我也想知道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将手中的栗子往漆盘中一扔,板着脸一言不发。 “至高无上的皇权,变成了有兵权、有实力的武人可以随意攘夺之物!” “五代乱世,礼义沦丧!” “君臣关系成了利合则为君臣,利分即成仇敌!” “这天下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统治天下的皇帝由英武的周世宗换成年幼无知幼帝。 这帮不甘寂寞的禁军将士居然又萌生出效法其前辈贩卖天子的念头! 赵匡胤的手段就是基于此之上! 若不是别有居心者积极活动,局面怎能会逐渐失控! “呵……” 刘彻冷笑捡起桌面散落的栗子继续扒着。 一旁的卫子夫早已习惯这人的喜怒无常,面无表情的吃着栗子。 刘彻讥讽的看着天幕里的“将军”。 如此得国,与司马昭何异? 伱既然做的后人自然也做的。 而且你还证明了皇帝对武将再好也没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