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一死,我必反。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无法解决! 君臣再也无法相得矣! 那北宋两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 【虽然史家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迫不得已。】 【但事实如何还是有迹可循。】 【赵匡胤回转开封时,城门早在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的控制之下,大军顺利入城。】 【时逢早朝,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闻变,没来得及集结军队应变,就被殿前司勇将王彦昇率兵迫逐,合家被杀。】 【宰相范质要求赵匡胤按儒家的礼仪来完成政权的更替,以显示新朝的合法性,并善待后周皇室的成员。】 【赵匡胤欣然接受,当日就在崇元殿举行禅让礼。】 【宰相魏仁浦以没有禅位诏书搪塞时间。】 【而翰林承旨陶榖立马从袖中拿出禅位诏,交由兵部侍郎窦仪宣读。】 …… 大隋。 “这也太急了。” 杨坚看的有些不适。 都是篡位,你干的这么顺畅显得朕很呆很傻啊! “唉……怎么人家孩子都这么有脑子呢?” 杨坚百思不得其解。 …… 大唐。 李世民不在意陈桥兵变赵匡胤知情还是不知内情。 虽然大军将出之际就有“点检作天子”的谣传。 军将提前做好足以杀身的黄袍和那个陶穀敢于禅位诏,种种行为都泄露了天机。 但是! 只要能结束了五代政局动荡和政变频仍的局面。 只要有功于历史甚多。 没人在意他如何得位的细枝末节。 一如朕身。 哪怕玄武门之事被骂千载,以不能改变朕是大唐白月光! 李二凤捻着胡须,面带矜色。 朕喜欢这三个字。 白月皎洁,亘照千古! 不过…… 李世民又想到那北宋二字。 若是统一天下怎会有什么南北之分? 北宋……南唐…… 莫不是第二个南北朝? 我大唐竟恐怖如斯? …… 大唐·懿宗时期 喝的醉醺醺的李漼则看着天幕大乐不止! “哈哈哈哈!” “我大唐是玄武门继承制!你们是黄袍继承制!” “妙啊!妙!” “自此以后!” “武将势危矣!” “哈哈哈哈!好!好!” …… 大宋·徽宗时期 王黼看着突然一脸凝重之色的赵佶不明所以,却又不敢开口询问。 而此时赵佶却一片惊慌。 对于太祖的那些事他已经完全不关心了。 因为就在此时此刻,一直不正地方的聪明大脑终于有用了一回! 朕明明已经收回燕云之地,为什么天幕里会出现北宋二字? 朕明明已经统一秦汉之地,统一天下了! 法理上讲应该是大宋才对! 为什么会是北宋?! 赵佶越想脸色越黑。 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 南边起了叛乱!下一任皇帝没有治住叛乱乱了江山,大宋只剩北方半壁了! “可恶!” “究竟是谁断了朕的半壁江山!” “朕要活剐了他!”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