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娥姁那边,还要子房多费心啊。” 张良面色平静,无悲无喜道: “陛下想逃到什么时候呢?” “皇后想要的是什么,陛下是知道的。” 刘邦晃悠的脚一顿。 “这是刘家的天下……” 张良点点头。 “那陛下说了吗?” 刘邦坐起身,看向张良。 张良平静的转头对视。 “陛下,你说了吗。” …… 【然而一个太子要想坐稳位置还得有自己的班底方便日后接班】 【纵观历代王朝开国时期的权力交接绝对是最凶险的时刻。】 【这是从开国的武功皇帝向守成的文治皇帝的过渡阶段。】 【稍有不慎必将给王朝带来巨大风险。】 【历史上举凡这一时期经常伴随着腥风血雨。】 【譬如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宋太宗斧声烛影等。】 …… 大唐·高祖时期 “可真是出大名了。” 李渊盘成一团,紧了紧身上的被子,斜眼看着某人。 “都混成跟赵匡义相提并论了。” “也是,都太宗吗……” “对吧,毗沙门。” 李建成表示,我不想掺和这些破事了。 李世民看了看,笑道: “阿耶,游湖吗?” 李渊的脸顿时黑了。 …… 大宋。 赵匡胤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 斜眼瞧着一旁的赵匡义。 斧声烛影? 不会再有了。 …… 【朱标能不能镇住场子很重要,所以朱元璋决定帮他一把。】 【自古太子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俗称东宫,说白了就是个小朝廷】 【比如朝廷有少师、少保、少傅俗称“三孤”】 【太子的东宫也有这批官员,不过都要在前面加“太子”二字,以显示其是太子的官署】 【理论上这些东宫官吏都是太子的亲信,朝廷官员与东宫官员应该是两套人马】 【然而在朱元璋的关怀下,朱标的东宫僚属直接由大明的开国元老功臣兼任,不再另设】 【换句话说,哪天要是老朱嘎嘣一下死了,朱标直接就是无缝衔接。】 …… 大唐。 “这真是信任有加啊。” 李世民一眼看出朱元璋的想法。 也如此,他能感受到太子突然没了老朱要多伤心。 搞这一套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朱标事先熟悉了解这些元老功臣的秉性,培养相互之间的默契。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权力更迭后,朝堂上往往大批先帝旧臣会遭到清洗。” “这虽然有助于新皇帝树立威信,但也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朝政空转。” “朱元璋这么做是想要将这些元老功臣作为朱标的亲信。” “等朱标继位后便可以直接任用这帮人了,省去了麻烦。” “而且元老功臣兼任东宫官署还可以培养朱标的执政能力,一举多得。” 其实他也有过这种想法。 让高明监国执政就是基于此。 但未来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