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朱标到时候手忙脚乱。】 【朱元璋又让朱标单独处理国事。】 【等朱标熟练后,又下令朝中政事先要汇报给太子,经其审阅后才传给皇上,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监国制度。】 【就皇帝对储君的绝对信任,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找不出第二对这么和谐的皇帝与储君。】 …… 大明。 老朱既伤心,又自豪。 “我家标儿可是众望所归的……” 他握着朱标的手笑着。 转瞬又怒骂一声。 “贼老天!” …… 天幕上。 朱元璋把一根荆条丢在地上。 随后坐在凳子上。 “标儿,把他捡起来。” 站在身前的朱标一愣。 这不得把我扎得满手是血吗? 摇摇头。 朱元璋乐了: “咱让你抓住荆条,你知道有刺怕伤到手。” “那把上面的刺去掉,不就没事了吗?” “咱诛杀胡惟庸李善长等一干权臣,就是为你拔刺。” “咱的一片苦心,你懂不懂?” 朱元璋脸上有几分得色。 这话够直白坦诚了吧? 一个好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心应该理解了吧? 朱标看着地上的荆条,抬头认真道: “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朱元璋一愣,随即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胳膊,弯腰…… 拿起鞋子就朝朱标身上砸去。 而朱标在老朱弯腰的瞬间就转身跑了。 老朱挥舞着鞋紧随其后,嘴里愤怒的大喝着: “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 “你骂谁桀纣呢!” “站住!” 夕阳照射下。 两名君臣穿着天下最尊贵的罗衣。 干着天下父子最普通的事。 老子打儿子。 …… 【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虽然朱标为人随和,其执政理念也相对温和,不像他爹那么杀伐果断】 【也曾因理念不和而被朱元璋拿着鞋追的满屋子跑。】 【但其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 【可以说,于公于私,朱标都是一个完美的继承人。】 【嫡长子身份,自幼被立为太子,父皇信任,个人能力过硬,文武百官信任】 【只要他活着其储君地位就不可能受到动摇。】 【而大明朝权力的交接也将在平稳的环境下进行。】 【公元1391年八月,他派朱标巡抚陕西,打算迁都长安。】 【朱标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 【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终年三十七岁。】 【毫不夸张的讲。】 【朱元璋的天塌了,大明的天也塌了】 【不可动摇的储君之位,动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