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其次是政治特权。】 【朱元璋规定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可以设置官署。】 【明确规定朝中大臣不管是几品官,见了藩王都要行礼,并且要行四拜礼】 【四拜礼是明代最隆重和最正式的大礼。】 【规定如果朝中大臣故意绕路走从而避开去拜见藩王,那么论罪当诛。】 …… 大汉·景帝时期 “朕就该把这些东西抄录几份给大臣们送去。” 刘启面无表情的吐槽: “让他们看看我大汉对你们多好。” “还有比明朝官员更惨的吗。” “老朱是真不拿他们当人啊。” …… 【各地藩王拥有对封地内大小文武官员的人事任免权】 【藩国内的百姓侮慢藩王,都交由藩王来处理,朝廷不得干预。】 【对于诸王犯罪一事,只有皇帝才有权干预,朝廷相关机构无权干涉。】 【又赋予各地藩王干预朝政的权力。】 【“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私下传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到此之时,天子必是昏君。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奏斩之,族灭其家。”】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捻着胡须一言不发。 他在等转折。 这要是没有手段限制。 那他现在就可以宣布明朝废了。 你等死吧。 …… 【赋予各地藩王军事大权。】 【每个王府可以设有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一万九千人。】 【藩王也能干预自己封国内的卫所军队。】 【开国元勋们要奉旨调动藩王封地内的卫所军队时,也要向藩王汇报一下,之后才能调动军队。】 …… {朱元璋这个就是很朴素的农民想法:儿孙满国、儿孙个个都富贵荣华、可以永远富贵,不再受灾受难。} {朱元璋数学不好肯定的,宗室问题其实就是麦粒放棋盘的问题,前面不算什么,后面数字越来越大。} {如果知道明末的事情,他当然不会这么安排,但是他不知道。} {所以老朱又想学大汉老刘家又学歪了,大汉能活了四百多年,最大的功劳不就是玩的皇族优胜劣汰吗。} {那会儿的大汉还有点秦的影子,皇族封爵三代无功而降爵,再无功继续降,直至到庶民。} {老刘家代代减爵,刘备都减到去卖草鞋了,汉朝对苦一苦宗室这种事情非常熟练。} {汉末百姓对刘姓宗室没有明末百姓对朱姓宗室那么仇视,姓刘的才能成功重整山河一次。} {就明末那种百姓恨不得生吃朱肉的情况,朱家基本上没可能复刻汉朝那种再造两百年江山的情形。} …… 大明。 朱元璋眼睛瞪的圆溜溜的! “什么叫生吃朱肉?!” “咱不是圈住他们了吗!” 朱标仰天而望。 他有预感。 大明江山的未来就是对抗父亲规则的抗争史。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冷笑一声。 “知足吧,这是没给封地呢。” “不然,早反了。” …… 大明·成化时期 “太宗皇帝的法理啊。” “自太宗后,宗室连草鞋都没法编了。” 朱见深喃喃自语。 …… 【而在推行分封制赋予诸王极大权力的同时,朱元璋也在一步步限制诸王。】 【公元1373年,就在中书省完成《祖训录》编纂的同一年,另一本书籍也编纂完成了,即《昭鉴录》。】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一些著名藩王的事例,告诫诸王要恪敬守礼,体恤百姓。】 【前面所提到的诸王所拥有的各项权力基本上都是洪武六年编纂而成的《祖训录》中规定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朱元璋也发现《祖训录》赋予诸王的权力过大。】 【最终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将其改定为《皇明祖训》,在《皇明祖训》中便对诸王的权力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 【比如诸王之前拥有对封国内文武官员的生杀予夺大权,但是在《皇明祖训》中则规定诸王要按律判决】 【并且对于诸王封国内有老百姓侮辱诸王的情况,其处理办法则是不再由诸王判决,而是押送到京城来由朝廷决断。】 【所谓的“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也不再让诸王前去索取奸臣,而是由都督府抓捕,从而避免诸王过多干涉朝政。】 【此外,诸王王府内的文官不再由诸王任命而是由朝廷选任。】 【最终形成了诸王不得干预地方上的民政,王府之外的事务,均归各级地方官吏治理,亲王无权过问的局面。】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