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 少年皇帝看着底下跪满一地的大臣们。 意气风发道: “太宗六征漠北,先帝亲征汉王!” “小小的瓦剌而已。” “我大明王者之师一到!” “其立刻化为齑粉!” …… 【大同败报传来,朝野震动。】 【朝廷火速做出应对,由驸马井源率四万大军出击大同。】 【然而井源的大军刚出发。】 【七月十五日,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立刻做出决定,准备御驾亲征。】 【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学士曹鼐、张益等人随扈从征。】 【因为诏令太过仓促,举朝震惊,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劝说无效。】 【十七日,朱祁镇命太监金英辅佐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自己亲率五十余万人出征。】 【朱祁镇的一个决定,把大明王朝三分之二的中央级别官员都送上了战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样一个决定,都堪称荒唐。】 【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外加一个拍脑袋的太监。】 【就联手导演了这样一场闹剧般的出征。】 【这样的情景,放在任何一个政治制度运转成熟的王朝,都是不可想象的。】 …… 大秦。 “他以为打仗是游玩吗?” 蒙恬惊了! 怎么突然就蹦出个傻子出来? 前面你也没说啊! “兵者,凶也。” 尉缭捋须道: “战争历来都是危事,古之圣人对此都是无比敬慎,不可掉以轻心。” 冯去疾同样捋须道: “皇帝所为只在于行赏罚、用良将,坚壁清野,按兵蓄锐。” “令来敌进不得战,退无所掠,待其人困马乏之际,奋力一击,可图必胜。” “根本没有必要亲征。” 萧何则想不通。 “水草未丰、后勤无继。” “皇帝亲征,国家急务也不能及时处理。” “车驾亲履险地,难保无虞啊。” 嬴政看着那边几人嘀嘀咕咕的,又看向刘邦。 “你觉得这一战会赢吗?” 刘邦毫不犹豫。 “必输!” ……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明朝与瓦剌之间的“互市”贸易纠纷。} {然而更深原因是,为这场战争,也先已经准备了很久。} {早在正统十一年(1446)的时候,也先就曾大举入侵辽东女真。} {当时,已经有诸多大臣警惕到也先的野心。} {而麓川战役期间,诸多朝臣拼力反对,一大原因正是对北方边患的警醒} {但在这事上,王振却眼光极短。} {这人权谋一流,国家大事的眼光却只是末流,多年来瓦剌大肆扩张,明朝基本不管} {事实是,这次瓦剌的入侵是明朝自朱元璋时代后北方面临的一次巨大考验。} {因为即使朱棣在位时,对蒙古部落也是打一批拉一批,从来未曾与整个蒙古草原开战。} {但这次的瓦剌却不同,三路入侵大军,既有瓦剌本部兵马,更有傀儡可汗脱脱不花率领早已臣服瓦剌的鞑靼部兵马。} {换句话说,这是明朝自北元瓦解之后,第一次面对蒙古草原部落的联合入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