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朱白着嘴唇,无力道: “这已经到底了。” “可别再往下沉了……” 比徽钦二帝还能更低一等? 我大明何德何能啊! …… 【然而,这个生于忧患的皇帝并不好当。】 【国家正当危难之秋,京师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新皇帝必然要承担保卫大明江山社稷的历史重任。】 【面临严峻的考验,朱祁钰惶然无助下将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正积极备战的兵部尚书于谦。】 【此时的于谦认为也先必然卷土重来,因而正在加强北京城防。】 【征调各地民兵和南京兵装。】 【其中,针对通州囤积大量粮草,很有可能被资敌,特命入京城防部队先经过通州取粮,而后再入京城。】 【而另一边,也先亦对明廷另立郕王为帝非常意外。】 【随即派出使者,表示要与明朝议和,并且送返朱祁镇。】 【对此,新即位的朱祁钰不好明确表态。】 【于谦却认为这是瓦剌的阴谋,当廷引用孟子之语“社稷为重,君为轻”】 【要求坚决拒绝也先的议和要求。】 …… 大汉。 “完了。” 刘邦看着这段话,长叹一声。 “这人若非战死,必不得善终。” 吕雉则有几分钦佩。 “然而这才是君子之道。”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唉……” 刘秀望着天幕,喃喃道: “朱祁镇重登帝位。” “他是不会放过你的。” …… 【明廷对也先议和的提议响应冷漠,对瓦剌使者态度傲慢。】 【也先得报后,知道大明不再重视朱祁镇,不禁非常失望。】 【投降瓦剌的宦官喜宁献计,干脆趁明朝景帝新立、内部不稳,诈称奉太上皇还京,迅速进攻明腹心之地北京。】 …… {明北京和元大都大部分区域是重合的,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这其实也说明了,永乐的终极目标是大明能接收大元的庞大遗产,建立一个将蒙古草原和东北森林全部纳入版图的大帝国。} {可惜,永乐的后代缺乏气魄与雄心,重新回到了汉人王朝退缩保守的老路上。} {土木堡的惨败,更给这个政权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对明朝人来说,这是他们的京师。} {是华夏文明荟萃之处,是三代皇帝埋骨之地,绝不容许侵略者践踏。} {而在瓦剌人眼中,这是他们的大都,是忽必烈统一华夏,称雄东亚的政治中心。} {如果打下北京,他们就不会辱没祖先的威名,甚至能和那些赫赫有名的英雄相提并论。} {这场决定大明国运的战争,是注定要打响的。} …… 天幕上。 大明北境的疆域图浮现。 蒙古大军分三路南下进兵。 东路从大宁进逼古北口。 中路从兴和进攻居庸关。 西路自大同东下,破白羊口、紫荆关,欲长驱进入京畿。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