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在最寒冷的正月,于谦倒在了自己全力保护下来的北京。】 【天地同悲,日月共泣。】 【当时,其子于冕、养子于康和女婿朱骥都被充军边关,无法为其收尸。】 【朝中大臣忌惮朱祁镇,也不敢有所行动。】 【都督同知陈逵对于谦的冤死极其痛心,做出生平最大胆的事情。】 【他用草席卷了于谦尸体,秘密掩埋在了北京西郊,并安排专人保护。】 【公元1459年,于康从流放地回到北京。】 【经人介绍,见到陈逵。】 【陈逵薪俸有限,却还是重新置办了棺椁,并赠送盘缠、】 【随后于康将于谦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在西湖之滨的三台山。】 …… {于谦庙都没几个人去,跟岳飞庙一比,不说空无一人,也是寥寥无几。} {为什么于谦不如岳飞、文天祥出名?为什么土木堡之变不像靖康之耻那样有个“耻”。} {为什么叫门天子不如钦、徽二宗加完颜构那么多人唾骂还能有人洗?} {因为于谦守住了。} …… 季汉·怀帝时期 “相父,你说朱祁镇杀于谦时是否犹豫过?” 刘禅觉得一个人不能恩将仇报到这个地步。 前汉历代先帝刻薄寡恩也没至于此啊! “也许他想过不杀于谦吧?” 诸葛亮一直看到的都是刘禅优良的品质。 他仁义、孝顺、宽厚。 很像先帝。 唯有一点不像。 天真到没有主见。 “陛下,不杀而杀,杀而不杀,这样的争论是为了求证什么吗?” “伟大的杀人者,杀不该杀之人。” “与那些草菅人命、罔顾是非的杀人者,无有区别。” 刘禅怔住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 “就算杀害于谦是徐有贞等建议的,但也是朱祁镇批准的。” “没有朱祁镇同意,徐有贞等人的违议又有何用处?” …… 大唐。 李世民觉得魏征应该过来给自己磕一个。 “天天指着朕的鼻子骂朕都不杀你。” “天上那个可是直接杀了功臣啊。” 李承乾还在震惊中。 “于谦……就这么死了?” “朱祁镇知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李世民看着气得眼睛都红了的儿子,很是欣慰。 一旁的长孙皇后把手帕递给李承乾,柔声道: “他当然知道。” “夺即非顺。” “既然夺门的理由是大臣在皇帝病危期间谋立藩王。” “那被安上意欲之罪的于谦、王文就一定要死。” 李世民点点头。 “是的,高明,你阿母说得对。” “于谦……” 他看着天幕,无奈叹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