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汉·景帝时期 “巅峰过后便是谷底。” 刘启揣着袖子蹲在垄边,一副铁口神算的模样。 “张居正此时应该尽快让皇帝亲政,或者致仕归乡。” “天下只闻首辅不闻天子。”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一旁的小刘彻仰躺在地喘着粗气。 肚子上盖着一副大斗笠。 刘彻看着不搭理他的小子,顺手捡起一支小树枝,怼了怼小刘彻。 小刘彻胡乱拍手打飞树枝,然后继续躺着一动不动。 刘启看着被打飞的树枝摇摇头: “体力真差啊。” “你还得练啊。” …… 大唐·玄宗时期 “上一个巅峰,还是朕呢。” 李隆基拍着一边的扶手感叹不已。 “然后就因朕之过,而急转直下。” “也不知大明会不会如此。” “长源,你怎么看?” 李泌想了想,保守了一下子言辞。 “自古权臣被清算是正常的。” “因为皇帝要清除权臣的影响,让天下烙上自己印记。” “唯一区别就是,新法会不会被废。” 李隆基点点头。 嗯,全是正确的废话。 当初的正直小道士现在也变成老油子了。 …… 大明·宣宗时期 “最为富庶的时期……” 朱瞻基长身玉立,望着天幕。 脑中却想起天幕说仁宣之治时的那句评言。 社会发展到明朝极盛水平。 “最为富庶……” “极盛水平……” 朱瞻基抿了抿嘴角。 国富?民富? …… 【万历六年(1578)正月,十六岁的万历大婚,娶工部所属正九品文思院副使王伟之女为皇后。】 【皇帝大婚,也就意味着他成年了。】 【三月初十,张居正奏请还乡治理父亲丧事,获准。】 【三月十三日,万历照例视朝。这一天,是张居正离京的日子,他特命司礼监太监张宏到京郊为张居正饯行,张居正拜别前来送行的同僚,即启程上路。】 【张居正走后,次辅吕调阳本应代理阁务。朱翊钧却于三月十五日下了一道手谕给吕调阳等人,一切国家大事不得擅作决定。】 【他在手谕中特别强调:“一切事务都宜照旧,若各衙门有乘机变乱的,卿等宜即奏知处治。大事还待元辅来行。”】 【六月十五日,张居正回京。】 【万历又是一番恩遇,设宴、召见、赏赐自不待言。】 【待到秋天,张母由太监魏朝陪同,经由运河水道抵达北京,两宫皇太后即派宫中管事太监慰劳,送去各种珍贵礼品及御膳、饼果、羊酒等赏赐,令张居正母子感激涕零。】 【不久,两宫太后又召张母入宫相见,加恩免行国礼,行家人之礼。】 【对于张居正来说,1578年前后,是他个人荣耀的巅峰时刻。】 …… 天幕上。 虽仅年过半百,但已须发变白,呈未老先衰之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