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又开始明朝北京保卫战了……} {袁崇焕还不如不去救崇祯呢。} {他忠心吗……} {皇太极抵达通州那天,袁崇焕就在河西务举行军事会议,议商进取。} {当时副总兵周文郁就提出,自家铁骑只能趋敌,不宜入都。} {“敌在通州,我屯张家湾,相距十五里,就食河西务,敌易则战,敌坚则乘,此全策也。”} {这意思很明白了,未奉明旨,不宜入京!} {当时朝廷上下就传说他有引导后金兵进京之嫌,故崇祯帝下令袁崇焕不得越蓟州一步。} {而袁崇焕面对周文郁的劝进,说:“恐逆奴狡诈异常,又如蓟州,显持阴遁,不与我战。倘竟逼都城,则从未遇敌之人心,一旦动摇,其关系又不忍言。”} {“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 {从军事上看,周文郁的建议并不可取,因为后金军队已经到了通州,勤王军却在观望,等待谕旨,无异于纵虎下山。} {但从政治上看,周文郁的建议不无道理。} {按照明制,入京勤王必有皇帝谕旨,否则要治重罪。} {而这时,袁崇焕并没有接到进京的谕旨。} …… 大汉。 刘邦简略过了一下脑子。 直接道: “这人死定了。” “五年平辽,私斩边将,然后金人入关。” “不得越蓟州一步,又擅自率部进京。” “若是再透露出私下议和一事……” 刘邦没在说下去。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放谁心里不犯嘀咕? 再大度的皇帝也得给他停止留守。 而碰到小心眼的皇帝…… 你说巧不巧,明朝皇帝个个小心眼。 …… 【十一月二十日,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在德胜门击退后金军的进攻。】 【王承胤部不战而退,袁崇焕、祖大寿带领关宁军稍战且退。】 【京营士兵在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三位将军的率领下正面迎击后金军,一直追击到运河,杀敌千余,自己损失数百人。 至此,京城保卫战结束。】 【二十二日,皇太极让被俘虏的王姓太监送议和书进城给崇祯。】 【十二月初一,见议和书了无音信,皇太极率大军在京畿附近劫掠物资】 【同一日,崇祯在商议军情时,突然逮捕袁崇焕,命总兵满桂总理关、宁兵马,并命总兵祖大寿、黑云龙会同马世龙等抗敌立功。】 【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在场见状,惊惧不已。两日后,祖大寿率辽东军撤退。】 【皇太极得知明崇祯帝将袁崇焕下狱,便亲统大军回师城西南的卢沟桥。十二月十七日发动永定门之战。】 【大明四位总兵中,满桂和孙祖寿战死,黑云龙和麻登云被俘。】 【崇祯在孙承宗的建议下,让袁崇焕写信召回祖大寿,进行抵抗。】 【大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1630)正月。】 【后金军队分兵占领了关内四城,即永平、遵化、滦州、迁安。】 【皇太极自率主力返回都城沈阳。】 【五月,孙承宗和祖大寿、马世龙等,率军队收复四城。】 【皇太极入关攻明京畿之战,史称“己巳之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