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 一张张明显区别于中原水墨风的彩色画作快速划过。 从皇帝到官员。 从贩夫走卒到囚犯。 从小吏到军队。 无数的风景和建筑都写实的印在纸张上。 …… 【英国使团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考察了当时的大清国。】 【宗教、仪式、农业、外贸、政府、法律、经济、文学、艺术、音乐、语言等都在考察范围内。】 …… {他们几首中国歌用五线谱进行了标注,并用英语模仿中文发音进行了注音,在注音之下还列出了英文的翻译文本。} {其中最著名的歌曲就是至今仍然在传唱的《茉莉花》} {在去往热河的路上,他们见到了长城。} {在西方的典籍里,中国长城一直是一种神一样的存在,葡萄牙人早期的著作《十六世纪葡萄牙文学中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就提到了长城。} {第一次见到长城英国人很激动,但冷静下来的英国人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使团中的帕里什中尉对长城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认为这堵墙可以抵挡小型火器,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墙牢固,但挡不住普通炮火的攻击。} {经过长城时,他们还默默地估算了清朝军队的阵型和人数,他甚至量过年轻女子的脚,脚长只有五英寸半。} {……不到14厘米?还没现在一部手机长?} {三寸金莲吗……他妈的……} {英国人有意识的收集着清朝一切数据。} {而清朝……不好说。} …… 【当时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末期,但英国人已经预料到它的未来并不妙。】 【这个庞然大物看上去依然雄伟无比,却过于封闭、落后,只是依靠余威来强行支撑。】 【所有的西学知识都好像没有存在过,所有对科学的崇敬都被铁板一块的集权所取代。】 【当皇帝自以为可以摒弃海外的一切来维护政权的稳定时,它的命运就注定了。】 …… 大秦·二世(子婴继位时间线) 头戴长冠,身穿玄袍。 子婴跪坐席上。 他望着天幕,缓声道: “丞相……” “朕,决意变法。” 李斯跪坐在对面,脸上毫无波澜。 他知道子婴一定会变法。 再不变,秦照样二世而亡。 那他废不废胡亥有毛用啊? 但变法也得看怎么变! 也得看皇帝怎么想…… “不知陛下倾向何等?” 子婴双目微沉,腰背下意识挺直。 “倾向吗……” “丞相啊……大秦为什么会在最强大的时候崩溃呢?” 李斯额头上的汗都冒出来了。 当皇帝的是不是都爱问这种要命的问题? “依天幕言,皆因滥用民力、严刑苛法等。” 子婴不说话,他只是看着李斯。 李斯下意识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看来得拿出点真货了。 “陛下。” “大秦崛起和统一用了五百五十余年的时间,但从瓦解到灭亡,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 “依天幕这面昭彰古今的镜子,臣归结三要,纳历代之亡。” 子婴平抬双手相叠,行礼道: “请丞相教之。” 李斯连忙回礼,沉声道: “项籍言,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言,大丈夫当如此矣。” “陈胜吴广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历代亡国之要,皆在此三言中。” 李斯伸手拿起案几上的竹简、刻刀与小鼎。 依次排开,嘴里道: “项籍,六国贵族,天下上等人物。” 小鼎放在中央。 “刘邦,豪强、游侠、市民、官吏、商贾,天下中层精英。” 刻刀放在小鼎的右下角。 “陈胜吴广,大秦那些在生死存亡边缘挣扎的底层人。” 竹简放在小鼎左下角。 李斯伸手示意子婴看向这三足鼎立之势,缓声道: “于是,当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此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三句话同时出现后。” “我大秦,就这样……摧枯拉朽般灭亡了。” 子婴看着地上的三物,微微颔首。 “但丞相,这又与历代有何关系?” 李斯收拢双手与袖中,低头道: “因为历代亡国之路,皆寻大秦车轨。” “大秦为什么会崩溃?” “一言而蔽之,皆因秦法击碎了所有人的安全感。” “他们不服从于秦的压迫和统一。” 李斯拱手,朗声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