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殿门关闭。 万寿宫大殿内的光线,暗了下来。 帷幔后,依旧是大明的嘉靖皇帝。 帷幔前。 则只剩下大明内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内阁辅臣高拱、袁炜。 以及提奏两淮盐务改制的严绍庭。 不等嘉靖开口,也不等严绍庭继续解释。 首先挑破严绍庭要改制盐政的徐阶,便已经拱手上前。 “陛下,我朝自太祖洪武皇帝时,便定下国朝盐政,为解边军粮草物资供应之困,又行开中。本朝盐政至今,已行近二百年,历代先君无不是与太祖时盐政,增添新策,却绝无改制之言。” “今日京师接两淮急奏,因鄢懋卿而致两淮数万盐户盐丁,群起赶赴扬州城,声讨鄢懋卿。” “其因不论,便单论盐务一事,稍有变动,便引得如今两淮生变。若贸更改盐政,视祖宗成法于不顾,一旦朝廷颁布新制,恐怕届时便不只是两淮生乱了。” “轻启改制,必定满朝诽议,民间动荡,那时候恐怕便不是两淮盐户盐丁受人蛊惑,而是真的要盐政之下皆大乱!” “老臣年迈,身居内阁,功绩浅薄,然食君之禄,莫敢坐视大明江山社稷生变,天下黎庶生乱。” “今,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严绍庭,妄言改制我大明祖宗成法,或为我大明朝政,却年少浅薄于见识,不知社稷之重。” “臣请陛下,降旨于朝堂内外,明喻天下,申斥严绍庭轻浮改制之言论,以定天下人心!” 殿内,徐阶一改往日作风,掷地有声,可谓是呕心沥血之言。 为何自洪武初年到如今,大明在盐课上的税收越来越少? 徐阶没有提。 总结核心就一句话。 祖宗成法不可改。 严绍庭眼神中潜伏着几缕寒芒。 这个徐阶不光是直接搬出了千古不变的所谓祖宗成法,而且还是抢在自己前面将这个事情提了出来。 他就是要完全堵死了自己后面所有的话。 帷幔后,嘉靖寂静无声。 徐阶却始终保持着躬身抱拳的姿势,不复更改。 高拱看了一眼,默默拱手走出。 “陛下,朝廷亏空,国库空虚,今岁已开东南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之事,亦有严绍庭与外商议定成行,提缴三百万两白银以作定金,待明年东南桑叶生、生蚕肥、多吐丝、多产丝绸,每岁千万利润,足以填补亏空,更有结余。 “两淮而今盐课岁益减少,或在盐政吏治,若要纠正积弊,朝廷可降旨严查盐政官员,清查盐务商贾,以资盐课岁入。 “改制一说,万不可轻言。 “一旦改制之言论放开,朝堂之上必将广生辩论,进而引发争斗,届时言路日复弹劾,朝堂地方争斗无休,朝政停摆,社稷动乱。 臣请陛下三思。” 高拱亦是开口反对改制。 但他的角度却是和徐阶有所不同。 徐阶的奏对是一直紧扣祖宗成法。 完全核心意思就是,老祖宗干了两百年的事情,没有出过大问题,那就是没问题的。 不能改! 而高拱则是说朝廷现在之所以巡盐两淮,都是为了填补朝廷亏空。 而东南增产丝绸的事情,明年就能有收入了,以后每年也都会有收入,所以在盐政上就不必急于一时。 而且就算要动盐政,也不是说一定要改制。 可以是在盐政吏治上做文章。 这倒是附和高拱一贯的政治理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