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嘉靖嘴角一扬,徐阶送来的奏本便藏在了那宽大的道袍下,而他另一只手则是弹了弹胡须。 “准。” “就在殿外奏事。” 老道长的声音传到了殿门外。 众人看向坐在殿门前凳子上的严绍庭,心中复杂不已。 瞧瞧人家。 不光是在这万寿宫能有赐座。 想奏事,那就能奏事。 皇帝家的儿子,也没这个待遇吧! 严绍庭也同样是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 他面带笑容。 忠臣? 今天这个万寿宫里。 只有自己才是大明朝的忠臣! “臣闻顺天府新任知府,上任之初,便前往昌平,意欲求得昌平治民富民之法,只是昌平众人都是只懂其一而不知其二。 “然臣近来又染疾在家,原本早就写好的条陈,也未曾来得及奏于陛下处置。 微臣得陛下庇佑,大病初愈,今日万寿宫圣前奏议,便将当时写好的条陈一并带来,奏请于陛下圣阅。” 此言一出。 殿门外,众人眼神又是一变。 虽然严绍庭没有明说,但在场谁不知道现在的顺天知府是徐阁老家的老大徐璠。 徐璠想要从昌平取经,将昌平之法用在密云,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 听说现在这个徐璠,整日都泡在密云那边,也不知道在捣鼓些什么,更不知道究竟从昌平又学会了几分真本事。 但是现在。 严绍庭竟然要将昌平之法,尽数送到圣前。 这意思,其实不就是愿意将昌平之法,转交给徐璠? 严绍庭竟然这般大度? 他不会是在那些写好的条陈上,埋了什么不易发觉的坑吧。 高拱则是目光敬佩的看向严绍庭。 他倒不认为严绍庭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既然他严绍庭愿意主动交出来,就说明那上面只会是事无巨细的将所有事情都写明白了的。 只是高拱却有些不能理解。 为什么严绍庭要这样做。 因为就算他严绍庭不说,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 这种东西,就如同家学一样。 不传。 也没人能指摘于他。 在众人虽然想法不同,但同样都是疑惑的目光注视下。 吕芳则已经从内殿走了出来。 将严绍庭手上的条陈奏本取走,便又转身进了内殿。 很快。 外面众人,便伸长了脖子,凑着耳朵向着内殿方向探听。 内殿。 嘉靖很快就拿到了吕芳送来的昌平之法条陈奏本。 他倒是很快就将其翻开。 而后面上一笑:“倒是写的不少,还挺细致。” 说着话,嘉靖眼神扫向已经在内殿站了许久的徐阶。 他也未曾再往下看,而后将那条陈丢给了吕芳。 “严绍庭大公无私,愿意倾囊相助,此诚之心,朕乃至如今也是头一回见。” “拿去,送给徐阁老,让阁老带回去给徐璠。” 徐阶接过条陈,却觉得分外的沉重。 严绍庭这一手,自己看不懂啊! 而皇帝话。 更是让徐阶的心思,变得沉甸甸的。 今天还什么事都没说,都没办。 严绍庭就已经在皇帝这里,赚足了脸面。 更甚至于。 今天这一件事当着内阁和六部尚书的面。 严绍庭如皇帝所说的,大公无私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大公无私? 徐阶心中默默的念道着。 嘉靖则又说道:“让徐璠好生的学着,好生的做。” 说完之后。 嘉靖眼神深邃的看了徐阶一眼。 徐阶赶忙躬身谢恩。 而后才继续道:“回禀陛下,这一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奉旨回京,携白银四百万两,财货价值一百万两,都已经归入朝廷账目。” 总共价值五百万两的钱财货物。 徐阶心中觉得,这笔钱大概也足够朝廷当下之用了。 等到了明年,那自然就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在内殿殿门外。 严绍庭却是眉头微微皱紧,而眼底却闪过一丝冷笑。 老徐家当真才是狠人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