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手一挥。 就昧下了将近四百万两的钱财。 和老徐家一比。 严家当真是纯洁的如同小白兔一样了。 不过严绍庭却也清楚,这笔银子,徐阶大概还不知道。 毕竟按照原本的历史。 徐阶那几个儿子,在他当上首辅之后,可是瞒着他干了不少贪赃枉法的事情。 不过。 如果老道长知道鄢懋卿弄回来的那些钱财,是如何被分账的。 恐怕就是名场面出现的时候了。 而内殿里的徐阶。 却是依旧在介绍着这笔朝廷刚刚收上来的钱财。 “那四百万两银子。” “其中一百万要给工部抹平先前的亏空。” “还有一百万两,是要发给京中以及地方文武百官这些日子拖欠的官俸。” “还有一百万两,是要发兵部,用于抹平亏空,采买打造军需物品。” 简单的四句话。 四百万两银子,一百万两的财货。 就只剩下一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两的财货。 道台上。 嘉靖的眉头动了一下。 他歪头看向吕芳,又看向徐阶。 “工部和兵部的亏空,要抹平。官员的欠俸也该发……” “只是朝廷用钱的地方还有许多,朕的子民们可能拿到这一次的银子?” 说完之后。 嘉靖眼神愈发深邃的盯着徐阶。 徐阶低着头,点头道:“今年初顺天受灾,山西饥荒,南直隶也有灾情。虽然朝廷及时赈济,地方官府也体恤百姓,但灾后还要恢复地方生机,这一次朝廷准备拨五十万两给今年受灾的几个地方,用于调理民生。” 说完之后,徐阶停顿了一下。 嘉靖眉宇间,则是多了几分阴沉。 如今。 鄢懋卿带回来的钱财,就只剩下五十万两银子和那一百万两的财货了。 嘉靖开口道:“百姓们受灾,赈济了,也要恢复民生。就算朕这个做君父的,苦一些,一年四季不过八套常服,也不能让百姓们经受灾患。” 徐阶则是躬身颔首道:“陛下仁慈,宅心仁德,乃天下万民之福。” 吕芳却是在收到皇帝的眼神之后。 看向了徐阶。 他开口道:“徐阁老,如今朝廷的亏空抹平了,官员的俸禄发下去了,百姓也分了银子,可这宫里头上上下下十来万伺候主子爷的奴婢们,也是要吃喝拉撒的,朝廷是不是……也能拨些银子过来?” 徐阶眉头一跳。 吕芳这是在替皇帝,从朝廷这边要银子了。 他当即点头道:“今年朝廷官员因为欠俸,闹出了午门讨俸的闹剧,若不是陛下免了今年的圣寿节,拨了三个月的官俸,只怕朝廷当时就要停摆了。” “这一次,还余下五十万两银子和一百万两左右的财货。” “臣和朝廷想着,五十万两银子存在户部,现在离着年底还有些日子,听闻钦天监那边上奏今年京师可能会大雪成灾,总是要留些银子预备不测。” 说到这。 徐阶又停顿了一下。 而后才继续开口出声。 “至于最后那一百万两的财货,臣等以为,还是要交给宫中。” “臣等就算是苦一些,少一些官俸,朝廷事情紧着些办,可总不能让陛下受苦。” “这一百万两财货,交到宫里折算兑付成银子,宫里头那几处荒废的宫殿也能修缮一番,几处宫宇道观,也能再建的快一些。” “臣等想着,到时候大概还能余下一些。” “就留作明年,给陛下补上今年没办的圣寿节。” 徐阶说的很是小心。 当初朝廷百官午门讨俸,宫里是出了二三十万两的银子,暂时平息了官员们的不满。 如今,朝廷可是足足拿出一百万两的财货给了宫里。 就算是拆借。 现在也是三四倍的偿还了。 皇帝也应当是能认同这个方案的。 而道台上。 嘉靖却是闭上了双眼。 殿内殿外。 一片寂静。 殿门前的严绍庭,悄悄的挪了一下屁股,只余下半只屁股是落在凳子上。 他很清楚。 老道长这会儿大概已经是怒了。 正憋着一肚子的火。 他目光不由的看向了殿门后,被帷幔遮掩着的那道人影。 是大明朝内阁次辅。 徐阁老。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