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同样是严绍庭站在自己面前,但那一日却没有一袭红袍在场。 只他和严绍庭君臣两人。 那一日。 严绍庭说民富国裕。 百姓富裕,则国家强盛。 但也是那一日,自己拒绝了严绍庭想要改革变法的心思。 但是这一次…… 整顿吏治? 有因为徐璠在密云弄出的惨案一事,整顿吏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至于退回去的严绍庭,虽然清楚整顿吏治的事情,必然会推行下去。 但他依旧是心存遗憾。 因为还有另一桩更重要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提。 宗室治理,又是否属于朝廷整顿吏治的范畴。 要知道。 在嘉靖二十八年,王世贞和张翰清查宗正籍的时候,朝廷供养的宗室就有一万多人。而到了十年之后的嘉靖三十八年,这个数字就已经翻倍上涨到了两万多人。 朝廷为此,一年要支付宗室俸禄高达八百五十万石。 而朝廷一年的田赋总收入是多少呢? 两千两百八十五万石左右。 朝廷每年光是为支付宗室俸禄,就要用掉朝廷一年田赋收入三分之一还要多。 将尽天下之财,而不足以给之矣! 朝野上下,官绅权贵们偷瞒的田亩赋税是另一回事。 那是从来就没有计算进朝廷田赋收入里的。 这笔账,如果清丈天下田亩,恐怕比之朝廷之处宗室俸禄的数目还要多。 但宗室俸禄却是现在实实在在,每年都在耗费朝廷财政的。 只是啊。 不论是宗室俸禄,还是官绅权贵,现在都不能动。 自己能喊出盐课宗室俸禄吗? 又或者能喊出清丈天下土地,官绅一体纳粮吗? 都不能。 没有这个政治基础。 所以这也是为何今日严绍庭自己会将考成法提出来的原因。 除了是顺势而为,是当下可以做的事情。 也是为了将来做准备。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贪多嚼不烂啊! 那当下,大刀也只能是砍向大明官吏。 就在严绍庭思考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时候。 高拱已经是立马跳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严绍庭严侍读所言,利国利民,整顿吏治,目的乃为天下苍生。严侍读今日于吏治考成之法,首重民生百姓,黎庶富裕,自当国家强盛。开成百官胥吏,该当以此而定考课之法。” “臣为内阁辅臣,食君之禄,当思为君分忧,富强国家。” “老臣奏请陛下,降旨允臣,督办朝廷整顿吏治之事!以明岁嘉靖四十一年为始,今岁终止预行此法,督令各部司衙门及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有司官府,厘定嘉靖四十一年之期,朝堂上下考成百官百衙之课,已定天下苍生!” 严家不大可能会参与整顿吏治的事情。 徐阶现在已经回家了。 那这件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合该是自己来担着的了!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